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尤其是短视频直播带货平台,涌现出了许多“俄罗斯商品”,如俄罗斯牛筋肠、俄罗斯骆驼奶等等。
这些主播们卖力的吆喝,极力吹嘘夸大这些所谓“俄罗斯进口商品”,令人一时间眼花缭乱,难以分辨真假。
殊不知这些所谓的“俄罗斯商品”,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李鬼”,其实都是国内制造,贴上进口标签而已。
国内这些不法商家,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贴上“俄罗斯进口”的标签,堂而皇之的售卖,利润率最高甚至到了200%。
为了遏制这种乱象,上海市监局出手了,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1、相关企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超过3500家,2023年几乎每天就要新注册2家相关企业。
截至到2024年年底,累计注册相关企业近900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几乎全部来自我国北部,数黑龙江最多,黑龙江又属牡丹江市最多,仅牡丹江市现存相关企业就超过了五百家。
这主要是因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边境贸易、物流运输等方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注册地虽然与俄罗斯接壤,其实许多企业没有从俄罗斯进口什么货物,说白了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给人一种假象。
2、商品来源
不可否认,在这些售卖俄罗斯商品的企业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真实从事中俄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公司,但是仍然有大部分企业的商品存在猫腻。
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工作人员称,在他们的产品分布中,俄罗斯进口和国产商品的比例大约为4:1。
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在一些地区的店铺中,国产商品的占比可能更高。
在一些以食品销售为主的店铺里,大列巴、肉肠等畅销产品很多是由国内厂家生产的。
比如在对上海部分“俄罗斯商品馆”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商品产地为中国黑龙江、山东、广东等地。
而且一个俄罗斯留学生在逛上海某家所谓的俄罗斯商品馆时,将这些商品馆的真实面目彻底撕开了。
她发现大部分商品自己在俄罗斯从未见过,后来该留学生在直播的过程中被店家“委婉”的劝离。
3、超高利润
真正的俄罗斯进口食品,它的利润率虽然可观,倒也在合理范围中,但是大部分俄罗斯商品馆里的“俄罗斯进口商品”是国内生产的.
既没有跨国采购运输的成本,也没有关税成本,只要稍加包装,利润就高的惊人。
例如一些所谓的“俄罗斯特色巧克力”,品牌方的国内供货价可能在仅有几块钱,但是加盟零售店动辄十几甚至小几十块,毛利率直逼200%。
1、行动起因
2014年,上海的街头出现了许多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商品馆,这些店铺大多以俄罗斯的三色国旗颜色为装饰主调。
为了增加可信度,这些店大多数配以大众较为熟悉的几个俄国短语中文音译,商品上还煞有其事的印着俄国文字,给人以俄罗斯进口的感觉。
可进店闲逛的中国人翻看之余发现,商品包装的角落上赫然写着中国某地某工厂制造。
有些消费者的权益意识较强,发现猫腻之后立即拨打市场监管热线,一石激起千层浪,投诉举报越来越多。
显然这些假冒“俄罗斯进口商品”的行为,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利益侵害,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活动。
说的更严重点,如果任由这些不法商家肆意妄为,还会影响中俄两国的民众感情。
养成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而破坏形象只需要很小的事情。
所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立马采取行动,对“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开展集中排查整治,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2、行动过程
2024年年底,上海市监局开展了专项检查治理活动,针对“俄罗斯商品馆”的不良行为进行重拳出击。
此次行动几乎涉及了上海市全域,只要是涉及“俄罗斯商品馆”经营的店铺,均在此次排查整治的范围之内,重点关注多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经营主体资质,仔细检查店铺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
对于无证无照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者或食品展销会未备案等行为进行严格排查。
其次店招标语宣传也是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监管部门着重查看店铺是否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一些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此类行为严重误导了消费者的认知。
还有商品来源产地也是检查的关键环节,监管部门认真核实商品的真实产地,查看是否存在将国产商品伪装成俄罗斯进口商品进行销售的情况。
对于商品标签标识也进行了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标注清晰、准确,避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3、行动结果
上海质监局在全市范围内共发现了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并对其中涉嫌违法的6家店铺开展立案调查。
针对立案调查的店铺,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该停业的停业,该整顿的整顿,该罚款的罚款,违法的该查该判毫不留情。
同时上海有关监管部门要求这些店铺必须完善商品的溯源资料,务必做到来源清晰可查,标志标识醒目明确。
这意味着商家需要提供商品的进货凭证、进口报关单等相关证明文件,以证明商品的合法来源。
此次检查有效的促使商家规范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进一步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与有序。
国产商品冒充“俄罗斯商品”,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金钱和情感上的伤害,使得真正的俄罗斯进口商品的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商品经营需要以诚信为本,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制裁,所以劝告商家务必要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