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中美贸易战升级影响中国对美国农产品采购,中国大豆商本周转而大量购买巴西大豆。据彭博社援引消息称,本周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了至少240万吨大豆,约为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抢购规模和速度都异乎寻常。
特朗普(资料图)
过去,美国长期是中国重要的大豆供应方之一,美国大豆产业在美国农业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约50%的美国大豆用于出口,中国则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政府企图利用中国对大豆的庞大需求,通过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增加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的采购,进而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并在政治和贸易谈判中获取更多话语权。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并未打响。贸易战升级后,中国果断反击,对美国大豆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使得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瞬间消失,成本大幅增加,竞争力急剧下降。数据显示,2018 - 2019谷物年度,美国大豆库存产量达到1.0672亿吨,同比增长9%,创下历史新高,出口受阻导致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也随之下跌,5月13日,CBOT大豆主力连续合约盘中一度跌破800美分每蒲式耳 ,而美国大豆的成本在850美分左右,美国豆农陷入卖不出去还亏本的困境。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农场净收入同比下滑13%,至753亿美元,预计后续还会进一步下滑,美国中西部地区已有不少农场宣布破产。
大豆(资料图)
与此同时,巴西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自2018年贸易摩擦爆发,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巴西大豆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替代来源。中国买家敏锐地抓住巴西大豆价格回落的时机,在近期迅速出手。据彭博社援引消息称,本周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了至少240万吨大豆,约为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抢购规模和速度都异乎寻常。从长期数据来看,巴西大豆的进口量从2017年的50%攀升至如今的70%以上,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巴西大豆产业的崛起,不仅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需求,还得益于其自身的优势及积极的发展策略。一方面,巴西拥有优越的农业条件,适宜大豆生长,且近年来在农业技术上不断进步,大豆产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巴西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连接中部农业带和东西部港口的Fiol铁路项目,提高了大豆出口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中国在过去10年内也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为巴西大豆运往中国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这次贸易格局变动中,巴西成为了最大赢家。随着巴西大豆出口量的增加,其国内大豆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巩固了巴西在全球大豆市场的地位。而美国大豆产业则遭受重创,不仅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幅缩水,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出口也受到影响,长期以来在大豆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大豆(资料图)
美国农业州作为特朗普的“票仓”,如今因豆价暴跌、出口受阻,其政治根基也受到动摇。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直言:“我们依赖中国市场,贸易战让豆农生计岌岌可危。”美国农民们原本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如今却沦为贸易战的牺牲品,大豆滞销,收入暴跌,政府的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
中国通过多年的布局,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成功减少了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在贸易战的冲击下,中国不仅能迅速从巴西采购大量大豆满足国内需求,保障粮食供应稳定,还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上赢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优化了自身的供应链体系。
这场大豆贸易战深刻地改变了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美国若想恢复在大豆贸易中的优势地位,需要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寻求与各国的合作共赢。而对于中国来说,坚持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不断提升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力,将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全球大豆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仍将持续,各国都需在变化的贸易环境中找准自身定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