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东方集团黯然退市后,其参股的锦州港(ST锦港)也拉响了退市警报。5月20日,锦州港公告披露,因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这一纸公告,彻底击碎了市场对"国企不敗"的最后幻想。
监管文件显示,锦州港的财务造假行为已持续四年,其手法之大胆、时间之久远令人咋舌。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其关联方东方集团刚刚因类似问题退市——后者在监管处罚落地前,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提前触发面值退市机制。
眼下,锦州港正重蹈东方集团的覆辙。截至5月21日,其股价已跌至1.04元,距离"1元退市"红线仅一步之遥。市场人士指出,近期连续跌停背后,是机构资金的集体出逃。"这显然是知情者在抢跑。"某券商分析师表示,"造假四年的事实一旦坐实,退市几无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锦州港的大股东大连港投融资控股集团是地道的国有企业。这一背景曾让不少投资者心存侥幸,认为"国企不会退市""政府必定施救"。但现实给了当头一棒——从抚顺特钢到*ST同达,再到如今的锦州港,国企退市案例已屡见不鲜。
"国企光环正在褪色。"资深投行人士王伟指出,"注册制下,监管对财务造假的容忍度为零,不会因企业性质区别对待。"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已有7家国有上市公司退市,这个数字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
锦州港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都不能心存侥幸。那些还沉浸在"国企信仰"中的投资者,是时候醒醒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上一篇:穿越周期!洋河,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