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息显示,十年磨一剑,硅宝科技在 锂电硅碳负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这标志着公司在高端新能源材料领域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其中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
作为新能源革命的 “能量密码”, 硅基负极材料对国内半导体、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是国家着力培育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相较传统石墨产品,硅碳负极的核心优势是比容量较高,可直接拉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续航能力,解决里程焦虑。目前特斯拉、宝马大圆柱电池明确搭载硅碳负极,2025年部分国内新能源高端车型也有望应用硅碳负极材料。同时2025年,智能手机迈向7000mAh时代,苹果、华为、荣耀、小米等品牌已/将推出硅负极机型,其中苹果 iPhone 17 拟搭载 硅碳负极电池,容量提升至 5000mAh。
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前景广阔,尤其是随着半固态和固态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硅碳负极有望在负极材料中的渗透率达到20-30%,需求量或达20万吨/年,市场空间超200亿元。固态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圣杯",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29亿元激增至2030年的2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硅宝科技硅碳负极业务的研发历程可追溯至2016年。当年,公司即成立研发团队,启动硅碳负极材料研究。2017年,硅宝科技牵头承担了成都市产业集群项目"高安全、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联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发高镍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阻燃电解液(质)、高性能导热材料等多种产品。在该项目执行期间,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制定标准4项,为后续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是硅碳负极业务的关键转折点,公司建成50吨/年中试生产线,产品通过电池企业评测,获小批量采购。
硅宝科技自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硅碳负极材料,2019年建成50吨/年中试生产线,产品通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2
设立子公司 总投资5.6亿元
2021年,硅宝科技在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硅宝(眉山)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建设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万吨/年专用粘合剂生产基地、锂电材料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5.6亿元。
3
实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
2024年,硅宝科技硅碳负极业务实现重大突破,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产品线全面覆盖砂磨硅碳、普通硅氧等成熟产品及预镁硅氧、新型硅碳等高端系列,适配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体系,并已通过多家工具电池和3C电池客户的测评认证。
目前,公司1000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其中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随着3000吨/年产能建设推进,硅宝科技正重点扩产预镁硅氧和新型硅碳产品,深化与战略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程合作,加速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公司硅碳负极业务产品线全面覆盖砂磨硅碳、普通硅氧等成熟产品及预镁硅氧、新型硅碳等高端系列,适配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电池体系,并已通过多家工具电池和 3C 电池客户的测评认证。目前 1000 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累计实现百 吨级销售,其中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随着 3000 吨/年产能建设推进,公司正重点发力预镁硅氧和新型硅碳产品,深化与战略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程合作,加速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硅宝科技硅碳负极产品已获得多家头部电池企业的认可。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已向19家动力电池厂及圆柱电池客户、7家3C电池厂客户送样测评,实现订单突破,得到客户好评,目前正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批量供货。在密封胶领域,公司已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其电池包件导热、密封、减震、绝缘等环节,这为硅碳负极材料的商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关于硅宝科技
来源:硅宝科技、鑫椤资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