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七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成功解决了贫困问题,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逐渐浮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国家积极倡导绿色能源的发展,尤其是电力、风能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尽管如此,石油仍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之一,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
中国每年花费数千亿元进口矿产资源。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中国在多个地区相继发现了丰富的矿藏。其中,2016年在江西省的钨矿发现,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外媒纷纷评论:中国似乎总能恰好发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真是“缺啥来啥”,并期待中国能够与世界分享这些宝贵的矿产。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是一个自然和文化都十分富饶的省份,简称赣。它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江西以“文章节义之邦”和“白鹤鱼米之国”闻名,素有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双重优势。这里孕育了无数历史名人,如江西的第一位贤士徐孺子,田园诗派的奠基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及其学生曾巩,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以及书法大师黄庭坚等。
除此之外,江西的自然风光也是其著名的亮点之一。庐山风景区以其雄伟壮丽而闻名,滕王阁作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历代文人墨客的骚客留连忘返。萍乡的武功山、明月山、龙虎山等风景名胜地,更是以其秀美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此外,江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至今已发现187种矿产,其中铜矿、金矿和钨矿等1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探明的钨矿储量更是居全球首位,被誉为“世界钨都”。2012年,江西九江武宁县的勘探队伍发现了全球最大的钨矿床,储量高达106万吨,此外,还发现了铜、银、锡、硒等其他贵重金属,初步估算价值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继而在2016年,江西景德镇的朱溪钨矿发现的钨矿储量高达286万吨,超越了武宁县的钨矿,令全球的矿业界震动,尤其是欧美国家纷纷表示羡慕和期待中国能够分享这些珍贵的矿产资源。
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4号元素,是一种钢灰色或银白色的金属,具有极高的熔点,达3380°C。它不仅硬度大,且导电性、导热性均十分优秀,耐热、耐磨、耐腐蚀,化学稳定性也极为优异。正因如此,钨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高科技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卫星、航空发动机、灯泡的灯丝、电子管元件以及电弧焊电极等都需要大量的钨矿。
然而,全球的钨矿储量目前仅够使用约140年。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钨矿开采的方式不够科学,且常以低价出口,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较弱。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采取更加合理的开采方式和科学布局。钨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一旦过度开采,便无法恢复。因此,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为未来的子孙后代留下更为丰富的财富。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以促进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当前亟待我们深思和解决的关键课题。
上一篇:全球供应链的变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