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磷酸铁锂强势竞争压力,格林美押注三元动力电池引发投资者关注
创始人
2025-05-13 22:30:56

本报记者 梁宝欣 深圳报道

尽管2024年实现营收约332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0.2亿元,但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的格林美,在业绩会上仍有投资者提出疑问:在2024年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的市场环境下,格林美仍然保持以三元材料为主要业务方向,怎么看待当前的市场行情,以及未来在业务发展方向上是否会做出相应调整。

对此,格林美管理层回应称,公司正极材料出货包含三元正极、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等,其中三元材料占比较高。中国市场以LFP电池为主导,海外的电动车市场以高镍三元动力电池为主导,平衡来讲,至2030年,世界LFP与三元动力电池的比例有望平分天下,公司坚定地看好三元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增长动力,看好三元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对中高级车的主流配置趋势,看好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锂等稀有金属在回收中始终存在的价值,看好三元材料在低空经济领域、固态电池等使用场景下的独特优势。

非主营业务影响净利润

数据显示,2024年,格林美实现营收约为332亿元,同比增长8.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9.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增长41.14%;综合毛利率提升3.05%,达到15.29%。

从季度数据来看,格林美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前三个季度少,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前三季度多。

5月6日,在业绩会上,格林美管理层针对《华夏时报》记者的现场提问作出回应,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持有的韩国上市公司ECOPRO MAT股票在第四季度下跌。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出售部分该股票,已基本锁定收益预期。

数据显示,2024年格林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91亿元,同比增长636.24%。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中主要为持有ECOPRO MAT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影响-6.62亿元。

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格林美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约95亿元,同比增长13.67%,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7.7%。

押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

格林美有两大主营业务,一是新能源材料制造,二是城市矿山开采。

在新能源领域,格林美主要是“把红土镍矿投进去,把电池材料炼出来”,构建了“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镍资源新能源全产业链,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等均已进入全球头部市场链。

镍资源新能源全产业链。截图自格林美2024年年报

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格林美回收利用镍钴锂钨关键矿产资源、退役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等典型废弃物,构建了“电池回收箱—废弃物回收超市—废弃资源集散大市场—低碳循环工厂—城市矿山开采产业园”等多层次开采城市矿山的模式,实现镍、钴、锂、铜、锰、钨、金、银、铂、锗、镓、钪等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的再制造。

数据显示,2024年,格林美新能源材料业务的销售规模占比总销售规模的77.59%,城市矿山开采业务销售规模占总销售规模的22.41%;新能源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7.62亿元,同比增长10.24%;城市矿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

进一步细看,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业务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正极材料和镍资源,相对应2024年的营收金额为160.75亿元、20.32亿元、18.07亿元和58.48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48.42%、6.12%、5.44%和17.61%。

上述数据清晰地显示,三元前驱体业务是格林美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近50%。而三元前驱体是三元电池正极材料最核心的上游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球车用动力电池中,欧美、东南亚新兴市场以三元电池为主导,中国市场以磷酸(锰)铁锂(LFP&LMFP)为主导。而三元电池代表着高容量、长里程、资源全循环,有着优越的循环经济性能。磷酸(锰)铁锂(LFP&LMFP)电池代表着低成本、长寿命,将在储能领域展现独特优势。

记者注意到,格林美在2024年报中表示,至2030年,三元材料、三元前驱体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340万吨与351万吨,三元前驱体出货量CAGR为24%。

格林美还指出,三元电池不仅在高端车应用破局,而且良好匹配低空飞行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eVTOL等代表未来的新兴动力市场,为三元电池与三元材料带来广阔的新市场。

另据格林美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宇树科技生产的人形机器人所用动力电池的核心供应商,其电池材料的最大供应方为格林美。

看好绿镍的未来

三元电池是以锂、钴、镍三种元素为主。原本,格林美依靠自己回收的钴和镍生产三元电池正极材料,后在2018年的时候因镍的紧缺,格林美决定与青山邦普宁德时代旗下企业)一起出海,互相参股建立镍资源合资企业,化解镍资源供应的矛盾。

而格林美将2024年镍金属业务的表现称为,“为2024年业绩稳定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格林美实现镍金属产出5.16万吨,同比增长91%,已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控股产能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4万金吨镍/年,在世界MHP(氢氧化钴镍,红土镍矿的下游产品)镍产能领域排名前三。

2024年,镍业务实现营收58.48亿元,同比增长143.47%,占当期总营收的17.61%。对比之下,2023年该业务仅占当期总营收的7.87%。

格林美对未来镍价走势持有乐观预期,并在业绩会现场预测了未来十年镍价。其中,镍价在2027年后中长期维持在18000美元/吨的高位,未来10年均价维持在17682美元/吨,短期冲高超过20000美元/吨成为正常现象。

同时,格林美在年报中指出,2023年,欧盟将《可再生能源指令》中“203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至42.5%;此外,欧盟先后发布《碳关税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等,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未来绿色、低碳的镍资源产品有望享受绿色溢价

依据SHENYAN CAPITAL预测,绿色镍的比重长期占比偏小,从2025年的13%到2030年34%,绿色镍将中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数据来源:SHENYAN CAPITAL

在上述趋势下,格林美认为其使用的低碳的湿法高压酸浸工艺路线和绿色的镍资源产品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新增产能能够被有效消化。

另外,2025年初,印尼收紧镍矿配额的消息频出。对此,投资者在业绩会上询问该政策会影响公司业务,是否打算持有镍矿山。

格林美对此回应称,印尼镍配额制度主要影响高品位红土镍矿,公司目前使用的是1.2%以下低品位的矿石,目前通过与本地矿主战略合作,矿石供应稳定。但配额收紧导致镍价上涨,公司正在建设长距离管道工程,工程完成后将提升矿石供应稳定性并降低成本。公司认为目前镍矿石价格高,湿法冶炼投资门槛高,经济风险高、地缘政治复杂,倾向于与印尼本地矿主合作,互相参股建设冶炼厂。

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要被剥离?

格林美又一主营业务城市矿山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业务范围包括回收业务(钴粉钴片等)、钨资源回收利用业务(APT、碳化钨粉等)、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报废汽车综合利用、贸易及其他。

其中,动力电池回收、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与报废汽车回收量大幅增长成为格林美2024年业绩亮点之一,其平均增长率达70%。主要原因是,2024年,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战略的实施。

具体来看,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35930吨,同比增长31%,折合4.31GWh,同比增长41%。钨回收总量达到6486吨(WC计),同比增长39%。报废汽车综合利用回收总量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133%。

另据工信部预计,2024年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将突破30万吨;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对应约300万吨。基于此,格林美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随着未来动力电池陆续退役,公司将面向10倍以上的市场与业绩发展空间。

相比之下,格林美的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表现就没有那么亮眼,毛利率为-7.46%,同比减少12.14%,营收也同比减少50.73%。

同时,资料显示,2024年12月,格林美处置河南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据2024年报披露,格林美将在电子废弃物、废塑料等领域优势业务与河南循环产业集团等国企重组合作。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记者注意到,格林美在1月21日发布公告,明确授权管理层着手开展H股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根据格林美战略规划,2025年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顺利推进并实现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发行与上市。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
李彦宏念念不忘,百度电商重启在... 文/华尔街科技眼 Leon 临近6.18大促,各大平台、商家都开始了预热。网红罗永浩于5月23日...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加拿大非常希望成为美国“金...
煤炭板块午后逆势上行,国企红利... 5月28日,三大股指午后小幅走低,而国企红利板块逆势上涨。截至下午13:30,国企红利ETF(159...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精致时代下,国际品牌如何赢得中... 汇聚行业论坛洞察,解读前沿报告观点,提炼关键趋势,为您呈现深度思考与精准研判。 作者|Huiyan ...
重磅!牧原递交港股IPO申请,... ..................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牧原股份提到,按...
东南亚消费者为何愿为猫人买单?... 在国货出海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怀揣着“品牌全球化”的野心踏浪而行。 当多数玩家困守低价红...
又一场暴风雨来临?日本长债拍卖... 周三,投资者屏息以待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因该国收益率波动持续冲击全球债券市场,全球借贷成本上周遭遇...
确认了!她接棒父亲任董事长 近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发布公告称,现年42岁的徐瑞泽接棒父亲徐恭藻,...
液相捕获技术掀起肿瘤精准医疗革... 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到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再到免...
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 5月27日,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53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1775.89亿元。 ...
阳光电源:5月27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阳光电源(300274)融资买入6679.61万元,融资偿还1.06亿元,...
新易盛:5月27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新易盛(300502)融资买入5.26亿元,融资偿还6.93亿元,融资净卖...
创业板系列指数走势分化,同类规...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7%,创业板指数上涨0.02%,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3%...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泰康绿通... 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品质就医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一家大民生工程骨干...
普华永道港股连丢单,上海传出裁... 五一假期后,上海普华永道传出消息将进行裁员,涉及咨询、审计等多个业务条线。据时代财经了解,中国大区并...
什么情况?据传嘉能可购买大量L... 财联社5月28日讯(编辑 潇湘)有迹象显示,嘉能可公司近来可能一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买进俄罗...
字节否认为大额储户子女提供实习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某银行私人银行可为高净值客户子女量身打造实践机会,其中不乏摩根大通、中金...
为人形机器人穿上“新衣” 这家... 《科创板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张洋洋)从跨界合作到跨界投资,各行业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布局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