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催化:中美90天关税缓冲期引发抢运潮!
暂停期限:2025年5月14日,中美双方宣布暂停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为期90天,覆盖机电、纺织、化工等美线核心货种。
商品范围:涉及中国对美出口额约1200亿美元,占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35%。
直接刺激效应
成本下降:关税暂停使企业出口成本降低2%-5%,电子产品、家具等高关税商品利润空间提升。
订单回流:部分因关税转移至东南亚的订单开始回流中国,2025年5月中国对美出口订单量环比增长18%。
90天缓冲期触发“前置发货”效应
历史参照:2019年中美关税加征前,企业曾集中抢运,导致美西航线运价单月飙升35%。当前关税暂停90天,企业为规避潜在关税恢复风险,加速备货,形成类似“前置发货”效应。
运价表现:2025年5月,美西航线运价突破2000美元/FEU,较关税暂停前上涨25%;部分货代加收旺季附加费,最高达500美元/FEU。
航线拥堵与运力紧俏
舱位利用率:美线舱位利用率超95%,船公司优先保障长期协议客户,中小货代面临“一舱难求”局面。
支线转运增加:为缓解主干航线压力,部分货物通过韩国釜山、新加坡中转至美西,中转量环比增长15%。
零售商补库需求持续释放
库存水位:2025年5月,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降至1.23,创近10年新低,低于疫情前均值(1.35),补库空间充足。
行业差异:家电、服装等消费品库存缺口最大,相关品类出口订单交付周期缩短,空运改海运比例提升。
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极
订单激增:2025年5月,中国跨境电商单量同比增长45%,其中对美订单占比超60%。
物流升级:SHEIN、拼多多等平台采用“海外仓+小包专线”模式,推动美西航线高频次、小批量货物运输需求增长。
新船交付高峰已过,运力增速放缓
交付节奏:2024年全球新船交付量预计为110万TEU,较2023年峰值下降20%,运力增速从7%降至4.5%。
老旧船舶拆解:IMO环保法规(EEXI/CII)推动下,2025年全球拆解运力预计达80万TEU,占现有运力的3.5%,进一步缓解供给过剩压力。
巴拿马运河干旱加剧运力短缺
运力损失:2025年5月,巴拿马运河因干旱限行,导致亚-美东航线运力损失12%,船公司被迫绕行好望角,单航次成本增加15%。
航线调整:部分船公司调整航线布局,将亚-美东航线运力向亚-美西航线转移,加剧美西航线运力紧张。
中远海控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运力规模占全球12%,航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京港
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专注原油、液体化工等产品的装卸储存。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航运港口”独角兽,背后成长逻辑太硬!这家我最看好,避免主力干扰,想知晓名称来公众号:上板。
1、承担全国对美贸易1/4的货物量,年吞吐量占深圳港55%,是集装箱吞吐量中,对美出口占比超4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25%)。
2、直达美国航线第一:拥有55条直达美国航线,覆盖美西、美东所有主要港口,航线数量居A股港口企业首位。
3、头部客户绑定,与特斯拉、苹果、华为等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障稳定货源。
4、股价仅4元,底部沉睡4年,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中国证金重仓持股,随着这波“关税暂停”的消息催化,很有希望打出一波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