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也不再平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旨在增强自身的经济韧性,最大程度减少外部因素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作为经济大国,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减少对外部经济波动的依赖,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决定减持美国国债,进一步加大了黄金储备的力度。据统计,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已经从近8000亿美元降至7820亿美元,逐步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此外,中国还将储存在国外的297吨黄金调回本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黄金储备。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对此表示了忧虑,认为在全球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美债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的走势令人担忧。
那么,中国增持黄金、抛售美债这一系列动作,究竟会对国际经济形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会对此如此忧虑呢?让我们进一步探讨。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月,中国已经连续15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累计增加的黄金总量达到了297吨,这一数字令人瞩目。相较之下,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却在不断下降,从最初的突破8000亿美元到现在的7820亿美元,美债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持续走低。
中国为何会做出这样一系列的决策?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从美国的经济状况来看,美国的预算赤字与债务规模都在不断攀升。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突破了34万亿美元,这个庞大的数字令全球关注。简单地说,如果将34万亿美元的债务平均分配到美国人口上,每人需要承担大约10.3万美元的债务。这种巨大的债务负担让人对美国是否能够如期偿还产生了疑问。更为严峻的是,美国联邦政府维持高债务水平的同时,美联储仍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负担,迫使美国经济向悬崖边缘靠近。
这种高额债务和高利率带来的风险,使得不少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产生了恐慌,纷纷开始出售手中的美债,并对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产生了疑虑。其次,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加剧了这一问题。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债的信任危机愈发严重,导致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黄金作为替代品,减少美元的储备。
中国作为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也逐渐改变了对美债的态度。从2022年4月开始,中国便限制了美债的持仓额度,设定了美债持仓额不得超过1万亿美元的目标。随后,中国在2023年4月到10月期间七次减少美债持仓,总减持金额超过997亿美元。加上中国近期仍在持续抛售美债,可以说,中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面对这一局面,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显然感到了不小的压力。34万亿美元的债务如一座大山压在美国政府头上,令人窒息。美国债务的增加,尤其是在国际局势与高利率的双重压力下,已经让美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耶伦所提出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赤字稳定在可控范围内”的呼吁,听起来似乎充满诚意,但在如此巨大的债务面前,这样的措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解决美国债务危机的办法并不简单。美国政府当前的唯一选择似乎就是继续发行国债。然而,这种做法带来的风险也非常大。为偿还债务利息而继续发行国债,只会使得债务进一步积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相关专家预测,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以这种方式偿还债务,那么到2024年,美国财政部将可能发行高达2至2.5万亿美元的美债。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52年,美国的联邦债务和赤字比例可能将超过GDP的189%,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去美元化”的策略,以规避美元债务带来的风险。黄金作为一种稳定且流通性强的贵金属,正在成为不少国家外汇储备的新选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国之一,显然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美国面临的债务困境不仅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还对美国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本土的银行业已经遭遇巨大的压力,甚至有不少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尽管耶伦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强调,美国的金融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国债利率的不断攀升,已经给美国财政带来了新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继续发行国债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尽管这种做法可能将美国推向更加严重的债务危机。但比起无所作为,至少这种做法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些希望。然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能否持续,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在这场全球经济的博弈中,美国的债务危机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依然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