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后,上海普华永道传出消息将进行裁员,涉及咨询、审计等多个业务条线。据时代财经了解,中国大区并非是普华永道近期唯一减员的区域。
普华永道发言人对外证实将在美国裁员约1500人,占其美国7.5万名员工总数的2%,原因系员工自然流失率较低,有必要采取裁员措施。
不断流失的团队,因“审计风波”被质疑的业务水准,普华永道头部地位逐渐模糊的同时,不少行业内公司正在抓紧“抢人”。5月19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官方微信平台发文,其金融业务正扬帆起航,并明确提到,“目前,天健已储备各类金融服务人才近1000人,其中引进包括原普华永道核心金融团队在内的金融专业人才300余人。”
与此同时,普华永道的存量客户仍存在解约的情况,其中不少是港股上市公司。5月以来,已有李宁(00798.HK)、中电光谷(00798.HK)等港股上市公司宣布更换核数师。近期,其还因涉及慧辰股份虚假陈述,被判在3%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今年,普华永道对品牌、视觉符号及语言标识进行了升级,其全球官网和中国官网均更换新logo。一则新消息也透露出普华永道未来的规划与方向。5月21日在新加坡启动人工智能中心,称未来三年投资将超400万美元。再次出发的普华永道能否重新赢回信任?
图片来源:图虫
普华永道裁员,同行抢人才
普华永道的风波自去年起就一直持续,随着核心审计客户的不断解约,全球各地普华永道分所也是陷入困局。
2024年9月13日,财政部对普华永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除罚款等之外,财政部还给予普华永道警告、暂停经营业务6个月、撤销普华永道广州分所的行政处罚。
在该处罚出炉之前,去年7月11日,普华永道上海所已有员工被通知休“职业间歇假”,休假期间,工资按较低比例发放,由于不少审计客户解约,审计组遭遇裁员。与此同时,北京所也有员工接到通知被裁员。
今年,仍在风波中的普华永道被传出将在更多地区减员。5月初,普华永道发言人证实美国将裁减员工约1500名,占7.5万名员工的2%,主要集中在审计和税务部门。减员之前,普华永道已将数百名美国员工从冗余岗位调配至增长更快的部门。
据时代财经观察,五一假期之后,普华永道上海所也开启一轮减员,多名普华永道上海员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已经接到裁员电话。
在普华永道由于业务减少屡屡减员时,不少同行“盯上”了普华永道的人才。5月19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文称,“多次斩获新咨询项目,天健金融业务扬帆起航”。
其中提到的关键信息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引进了普华永道核心金融团队,“目前,天健已储备各类金融服务人才近1000人,其中引进包括原普华永道核心金融团队在内的金融专业人才300余人。”
图片来源: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文章截图
其中,天健金融主管合伙人朱宇为原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金融业主管合伙;天健金融行业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张挺为原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金融服务行业主管合伙人;天健金融高级合伙人邹彦曾任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天健金融合伙人张亚涵曾任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天健金融合伙人李冰舸、逯一斌也曾为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北京金融服务组成员。
一名曾在四大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普华永道的团队确实是四大中最优秀的,以前自己从业的时候,如果普华永道和其他三家相比,选择优先级更靠前,业内评价也最高。”提到此次普华永道减员,该人士称,自己不少前同事转投其他三大,也有不少跟随团队加入八大,转行不再做审计的也不少。
港股解约频发,仍担任数百家公司核数师
去年针对普华永道的处罚结果落地后,已有不少A股公司与普华永道解约。时代财经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普华永道A股流失客户数量达79家。而今年,解约蔓延至港股。
据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即普华永道内地业务,以下简称“普华永道中天”)审计的A股公司多达107家,而2024年年报显示,普华永道中天审计的A股公司剩28家。
今年,随着港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也有不少港股上市公司选择与普华永道解约,其在香港的展业主体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罗兵咸永道”),而指向性很强的香港交易所(00388.HK)则代表了不少公司的态度。
4月30日,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会上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围绕港交所是否续聘普华永道为核数师。有股东提问,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经与普华永道解约,港交所是否仍会继续聘用其为核数师。
港交所首席营运总监及财务总监刘碧茵回应称,“集团规模较大,要更换核数师会有详细的流程,2025年度不会更换,内部会商讨到2026年是否更换核数师。”
上述回应也显示出业内对选择与普华永道合作不再坚定,甚至部分公司选择到期后和普华永道“分手”,且其中不少是合作了数年的老客户。
5月14日,李宁公告称,公司拟聘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安永”)为核数师,不再续聘前任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公告中指出,普华永道将在当前任期届满后退任,时间为6月12日李宁召开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
作为2004年李宁上市起就合作的“老客户”,李宁也算普华永道的大单,2023年及2024年,李宁向普华永道支付的费用分别为935.50万元和882.80万元。虽略有下滑,但仍接近千万。李宁发布的公告中解释了更换核数师的理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建议更换核数师,符合良好的企业管治操守,有利于维持外部核数师的独立性及客观性。”
5月16日,中电光谷也宣布更换核数师。公告中还特别提及,罗兵咸永道自2015年12月31日年度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以来已为公司服务近九年,但公司决定将于2025年6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解聘罗兵咸永道。中电光谷选择了大信国际(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为新任核数师。
5月21日,德银天下(02418.HK)也发布公告称,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于当前任期届满后将分别退任核数师的职责,对于后续聘任,“本公司正在筹备新一任核数师的选聘工作。”
时代财经通过Wind统计,罗兵咸永道截至2024年年报,仍担任310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核数师,但一名内地审计从业人士向有时代财经表示,“后续解约的公司可能仍将增多,业内都认为后续香港罗兵咸永道也可能有人员调整。”
业务质量受质疑,被判承担连带责任
因为“审计风波”,普华永道的业务水准和公正性受到业内质疑,而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也很微妙。
5月20日,碧生源(00926.HK)发布公告更换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连续10年担任其核数师,但公告中表示,经全面考虑公司的业务发展、成本效益及对审计服务的需要,后续将开展核数师的甄选流程。
时代财经发现,这次解约并非仅仅是因为普华永道的执业质量问题有争议,普华永道在碧生源2024年的年度审计意见中出具了“保留意见”。年报审计报告部分主要聚焦应收贷款相关事项不清晰,及优先股投资的公允价值评估缺乏支持依据。从年报中可知,两项审计意见均由于相关资料、评估模型、估值方式不全面限制审计有效性。
一名审计从业人士指出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矛盾关系,“审计费用一直以来都是从上市公司口袋里支付,这种商业模式是否会影响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已经有多年讨论,甚至不少公司会因为审计团队换所而更换审计所,很多公司都会选用合作很多年的团队,审计质量与订单之间一直都存在博弈关系。”
普华永道今年1月还收到了上交所发布的《监管措施决定书》,对普华永道中天及注册会计师赵育鹏、孟岩予以监管警示。普华永道中天作为慧辰股份(688500.SH)IPO期间及2020年度、2021年度审计机构,存在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其他应收款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底稿记录、归档不规范等行为。
慧辰股份因财务造假、虚增利润,2023年12月被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认定慧辰股份2020年虚增利润占比高达60.69%,构成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对其处以500万元罚款。
3名自然人投资者起诉慧辰股份及审计机构普华永道,要求赔偿损失37.73万元。5月7日,慧辰股份公告该案件处理结果,上海金融法院一审判决慧辰股份赔偿两名投资者26.09万元,普华永道承担3%连带责任,另一名投资者诉求被驳回。
频频出现审计业务处罚,普华永道的业务规模已经急剧收缩。
时代财经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普华永道只剩28家A股公司仍聘用其完成年度审计工作,当期实付审计费用为1.22亿元。而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普华永道的审计客户仍有107家,当年实付审计费用合计为8.69亿元,2024年审计收入仅为上年的14.04%。
反观安永华明已经成为四大“头部”,2024年安永华明的当期实付审计费用已经高达13.80亿元,2024年安永华明共拥有152家A股审计客户。而毕马威华振也不甘示弱,揽下不少普华永道之前的大客户,2024年毕马威华振的当期实付审计费用已经高达9.18亿元,2024年毕马威华振共拥有129家A股审计客户。
回顾去年,在普华永道处罚结果出炉后,其2023年年报公示最大的5家审计客户,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国人保及中国石油,3家改聘安永华明,2家改聘毕马威华振。
“港股年报披露后,下一年的核数师选聘工作将重新进行,普华永道的危机可能仍然将持续。”上述审计从业人士表示。
5月21日,普华永道在新加坡启动人工智能中心,称未来三年投资将超400万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支持。
据了解,该中心目前拥有15人团队,普华永道目标未来12至15个月扩增至20人规模。声明称,该中心目前已为金融服务、政府和公共部门、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行业拓展相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