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私募基金产品户,询靠谱实力团队投资策略合作,互利共赢
B:高价收购已开通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功能的证券产品户,有此类产品户资源的欢迎合作
C:江苏浙江8家AAA评级城投寻找非标资金,信托、租赁、保理、小贷均可
D:长期寻找QDLP/QDII/TRS/外资行结构性存款/CLN等通道,资金为私募产品资金
E:总包定融项目寻找直销团队分销,打包销售费用高,可以当天结费用
城投公司的锅,真的是背不完
近期和大家分享了两个案例,都是关于城投公司在无奈的情况下开展了无效的或者收益很低的项目,被迫承担了很多债务,而这些债务是短期内都无法化解的。从城投公司最近披露的2024年审计报告情况来看,类似的城投公司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这样说,城投公司的锅,真的是背不完。(本文对城投公司的分析基于企业预警通的城投公司分类及2024年年报数据)
一、城投公司背的各种锅
1、部分城投公司承担较大规模的公益性项目建设。委托代建、土地整理、保障房建设等属于城投公司的传统业务,也是核心业务,是城投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部分业务的公益属性较强,由城投公司自主融资负责,但是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回款速度较慢,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存货或者应收账款,实际上也是属于对城投公司资金的占用。
2、部分城投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巨大。其他应收款主要是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拆借款、往来款等,相当于是一个大箩筐,很多往来都会计入这个科目。债券民工查询了一下城投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金额,金额最大的竟然高达1672亿元!其他应收款金额超过500亿元的,竟然有17家。这些其他应收款,本质上是对城投公司资金的占用,而且回款速度极其慢,甚至很多账龄已经超过10年,看起来都是没打算还的。但是这些资金是由城投公司举借的,是要承担财务成本的,意味着城投公司每年都需要为这些拆借款、往来款承担财务费用。虽然部分城投公司的其他应收款约定了利息,但是实际能收到的利息非常至少。
3、部分城投公司拿地金额在增加。很多城投公司拿地,并不是真的为了开展房地产业务,而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维护土地市场秩序。城投公司拿地之后,可能会面临着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拿地价格,很大概率不会是市场价格,应该会高于当地的市场平均水平,所以拿地价格要略高;其次是开发建设成本,肯定是要高于市场化房地产企业,所以房地产项目的施工建设成本要高;最后是房屋销售价格,虽然拿地价格和施工成本都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是销售价格只能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确定,相较房地产项目的整体成本来说可能没有啥优势,甚至会直接导致项目的亏损。
4、多家城投公司出现了大额亏损。从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归母净利润亏损最大的达到了330亿元,亏损超过5亿元的城投公司数量达到了61家。城投公司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一是市政公用类企业(比如地铁、公交、交通、供水、供热、燃气等),因为行业的特殊属性,所以出现了亏损;二是因为承担了部分无效的或者低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计提了大额减值,所以导致财务数据出现了亏损;三是因为收购上市公司或者实业企业,上市公司/实业企业出现的亏损导致城投公司合并范围内出现亏损;四是城投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所以出现了房地产市场下行销售去化较慢导致资金占用成本较高、是因房地产市场下行使得2024年部分项目销售以价换量导致毛利空间收缩、部分存货公允价值下行所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原因。
二、城投公司一直在做着最难的事
有人说,读懂了城投公司,就读懂了中国经济。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直接点明了城投公司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城投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城投公司一直在做着最难的事。城投公司的大发展起源于2008年,是应对次贷危机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城投公司承担起了各个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通过贷款、信托、租赁、债券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为各地基建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而各地基建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寄出保障。
不可否认的是,城投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部分城投公司的过度融资问题;比如部分城投公司的非标逾期问题、被执行问题、失信被执行人问题;比如部分城投公司的高管因为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违法问题被依法处理。而且从现状来看,部分区域的城投公司出现破产重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城投公司需要改正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无法掩盖城投公司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