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2025 年 6 月,美国在一系列贸易相关动作上有新动态。而这一切,要从近期中美之间的重要会谈说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如同六月的天气,变幻莫测,让全球的投资者和贸易伙伴们都摸不着头脑。从 4 月初开始,特朗普政府宣布了对数十国征收高额 “对等” 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全球经济的池塘,激起千层浪,全球股市纷纷巨震。可仅仅一周之后,剧情就来了个大反转,美国又宣布实施 90 天的暂缓征收政策,期间关税降至 10%,这 90 天的暂缓期原定于 7 月 9 日截止。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众人对美国这一政策走向充满疑惑的时候,中美之间的经贸高层会谈在伦敦举行。这次会谈备受全球瞩目,毕竟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走向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格局。令人意外的是,这次伦敦会谈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然而,就在中美刚刚谈完不久,美国首席谈判代表、财长贝森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匆匆从中美伦敦会谈提前回国,看似是要回国在国会作证,可背后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
回到美国后,贝森特在国会筹款委员会透露了一个重大消息:特朗普政府愿意为 18 个正在谈判的主要贸易伙伴延长 “对等关税” 90 天暂缓期。但这个延期可不是无条件的,条件就是对方要在谈判中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如果不谈判,那就别想得到延期。这一消息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让人不禁要问,美国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仔细分析下来,美国愿意延长豁免期主要有三大因素在作祟。首先,美国自身时间紧迫。90 天的豁免期眨眼间就快到期了,可算一算,美国在这 90 天里又与多少国家达成了实质性的贸易协议呢?答案是少之又少。如果在 7 月 9 日豁免期到期时,拿不出像样的成果,美国在国际社会上必然颜面尽失。所以,延长豁免期,就像是抛出一根胡萝卜,试图吸引那些贸易伙伴们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而且,美国还特意点名欢迎欧盟达成协议,这是因为欧盟对美国经济依赖程度较高,又是美国的盟友,并且欧盟涵盖众多国家,一旦和欧盟达成协议,特朗普政府就可以大肆吹嘘,挽回一些之前丢的面子。
贝森特(资料图)
其次,中美伦敦会谈的成果给了美国可乘之机。中美会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贝森特想趁着这股热度,向其他贸易伙伴施压。他这是想向全世界展示,美国连中国都能 “搞定”,你们这些国家还不赶紧抓紧时间和美国谈判,而且时间还可以延期,这明显就是在利用中美谈判成果来为自己谋利。
最后,从贝森特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 “豁免期” 可是他向特朗普推荐的。如果在这 90 天内拿不出像样的贸易协议,那不仅打了特朗普的脸,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可能岌岌可危。所以,他不得不奋力一搏,通过延长豁免期来争取更多达成协议的机会。
其实,回顾美国之前的关税政策,特朗普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他一会儿威胁要对加拿大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可没过多久又宣布暂停一个月;上周还威胁要在 6 月起对欧盟征收 50% 的关税,结果几天后又宣布推迟到 7 月 9 日以便谈判。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让投资者们都摸不着头脑,甚至被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讽刺为 “胆怯交易”。特朗普在听到这个称呼后,情绪激动,坚决否认自己在贸易问题上退缩,声称这只是谈判手段。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今,贝森特宣布延长豁免期这一行为,无疑是彻底暴露了美国迫切想要达成贸易协议的弱点。一直以来,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都试图表现出强硬的姿态,可这一次,却像是被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显得外强中干。中国在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时,采取了坚决的反制措施,并且在谈判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一切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有了中国的成功先例,其他国家在和美国谈判时,必然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谈判策略,不会再轻易被美国的强硬态度所吓倒。如此一来,特朗普政府往后在贸易谈判这条路上,恐怕会更加艰难。
特朗普(资料图)
在我看来,美国这种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国际形象,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本应该承担起稳定全球经济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关税手段来谋取私利。真正的大国风范,应该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贸易政策当作一场儿戏,随意摆弄,让全球经济陷入混乱。希望美国能够早日认清这一点,摒弃这种短视的行为,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