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和巨子这场女首富之间的“脸面”之争,结果由“里子”决定
创始人
2025-07-01 13:57:15

重组胶原蛋白的“秘密”。

手工劳动/兽妹

手工编辑 /掘叔

出品/独角兽观察

2025年上半年,沉寂多时的商业江湖重新热闹起来,“商战”这一久违的戏码也在多个赛道上演。

互联网领域,京东与美团在外卖市场短兵相接,补贴大战硝烟再起。美妆行业,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两巨头的“成分之战”也是打得如火如荼。

这场围绕重组胶原蛋白的技术标准之争,横跨一个多月,表面上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是对女性“脸面”的争夺,实则是技术路线、行业标准与商业伦理的深层博弈。虽然关注度不如外卖那么高,但在中国美妆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以巨子生物承认现有检测方法有局限性,有待改进暂时画上句号,但这场堪称史诗级的商战对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思考还没结束。

从研发缺位到炒概念狂欢,从标准真空到检测“罗生门”……这场“脸面之争”背后,是谁在透支行业的未来?又将对行业未来竞争带来哪些变化?

01

巨头的“脸面”之战

早在2023年初,业内就有消息称,快手正着手正式入局信贷领域,到了2023年末,快手进一步落实金融野心,陆续招兵买马,其中涉及风控合规、供应链金融等方向的岗位。

很多媒体在复盘这场“脸面”之战时,会把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郝宇发布检测报告,质疑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胶原蛋白产品相关氨基酸总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国标0.1%),作为这轮商战的导火索。

但其实更早前还有过一轮交锋。

针对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称“玻尿酸过时”,力挺巨子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5月17日晚,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在官微发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炮轰券商发研报为巨子生物站台。此后,部分券商删除了上述研报。

郝宇公布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将舆论焦点引向巨子生物引以为傲的核心产品可复美,行业内一片哗然。

当晚,可复美在官微发布 《告消费者书》,称网传言论不实,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多批次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双方围绕“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论正式拉开帷幕。

争论的主要“火力”都集中在检测方法上。“大嘴博士”采用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巨子生物则使用“双缩脲法”,双方均指责对方检测方法不科学。

6月1日,华熙生物正式下场,公开声援“大嘴博士”,巨子生物则称收到“大嘴博士”方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并表示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此后,各方在舆论场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由于重组胶原蛋白检测尚无国家标准,仅有行业标准可供参考,且不同检测方法适用场景不同,缺乏权威统一评判标准,使得这场争论很快陷入了各说各话的“罗生门”。作为吃瓜群众的消费者,对这些专业术语更是听着云里雾里,陷入困惑。

直到6月23日晚,巨子生物在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明确表示将联合科研机构优化检测标准、公开技术参数等,宣告了这场长达一个多月的成分之战暂时告一段落。

华熙生物掌舵人、“玻尿酸女王”赵燕赢下了这轮公关舆论战。

这个结果也非常直观反映在资本市场上。

巨子生物股价自5月20日创下高点后持续走低,5月20日至6月23日累计跌幅达 37.12%,市值蒸发332亿港元。华熙生物股价同期上涨约1.9%,虽较历史高点仍大幅下跌,但在这场纷争中稳住了阵脚。

02

行业短板凸显

这场商战暴露了生物科技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轻研发,重概念营销的短板。

在聚光灯下,巨子生物承认现有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存在局限性,这一表态暴露了企业在研发上的不足,更准确说是研发的投入跟不上“重组胶原蛋白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长”。

财报显示,2024年,巨子生物全年营收为55.39亿元,研发费用为1.0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仅为1.9%,较2023年的2.1%还略有下降。相比之下,同行业的华熙生物和锦波生物,2024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68%和10.89%。

巨子生物表示将联合科研机构加速推进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方法的优化与验证。

试想一下,如果巨子生物能早在研发上加强这块投入,也不至于这次在面对舆论质疑时,无法提供科学、权威的检测方法和清晰准确的标签标识,难以回应消费者和市场的质疑。

这种信任危机一旦产生,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伤害极大。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相信巨子生物能够吸取这次教训,补齐短板,提高研发费率。

从生物科技行业来看,研发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企业更注重短期的市场收益,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企业各自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优劣,这些弊端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也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轻研发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叫炒概念。

作为一项前沿科技,生物科学具有非常高的门槛,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行业“许多字都认识,但凑在一起就不明觉厉了”,这也为一些机构炒概念提供了土壤。

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干细胞概念,早些年在医美领域被广泛炒作,声称干细胞疗法可以实现皮肤再生、抗衰等多种神奇效果,一些机构和企业纷纷推出所谓的干细胞美容项目和产品,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但即使到目前,干细胞在医美领域的应用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大多数所谓的干细胞美容项目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临床验证。

疯狂的炒作倒逼监管出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1年发布《关于加强干细胞广告监管的工作提示》明确指出,所有关于干细胞在抗衰、美容等方面的功效宣称均属于虚假违法广告。随着相关项目和产品被叫停或整改,干细胞概念在医美领域的炒作逐渐冷却。

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也被过度包装成各种“抗衰神器”,部分企业通过夸大功效抢占市场。药监局多次通报查处胶原蛋白产品“虚假宣传”案例。

近日,《中国消费者报》在《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乱象调查》的报道中披露,在火热的市场背后存在着产品功效夸大宣传、概念定义模糊、检测标准缺失等诸多问题,让消费者在选购时陷入困惑。

这次的商战结果再次证明,依赖概念营销的短视策略,这个模式难以持续,还容易被反噬。

03

回归科学理性的竞争

这场“重组胶原蛋白”之争,虽然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混乱,但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契机。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需要给敢于说真话,道破“皇帝的新衣”的“吹哨人”掌声。

对于敢于揭露市场概念炒作,自爆行业弊端,反击资本炒作,踩一捧一等行为,我们应看到其背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正义性。

而相关企业因为后续舆论爆出的产品问题导致的股价下跌,亦印证了行业需回归到“技术为本”“科研为本”的理性判断。

持续打磨技术积累与质控体系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任何一家独角兽企业能够在市场立足并引领行业发展,正是因为它们坚持长期主义,注重技术积累和质控体系的建设。

华熙生物这次能够赢下“面子”之战,决定胜败的还是在“里子”。

华熙生物从透明质酸原料起家,20余年技术积累,产业布局也从B端的医药、医美,逐步扩展至C端的消费品,可以说华熙的基本盘是稳的。

这轮大战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行业中存在的标准缺失、概念炒作、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让我们认识到,企业只有坚持长期主义,以技术为本,加强研发投入和供应链管理,回归科学理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华熙与巨子的商战,本质是生物制造行业从“野蛮生长”向“科学治理”转型的阵痛。当概念炒作的泡沫被戳破,企业唯有以技术为锚、以标准为尺、以消费者为镜,方能在千亿级赛道中占住C位。

放到更宏观的层面,当前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之间竞争加剧,而生物科技俨然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想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就要从卷营销、卷概念、卷价格到卷研发、卷科技、卷创新上来。

这里,我们需要华熙生物,也需要巨子生物,需要更多优秀企业加入进来,提升我们生物科技领域的供应链韧性,通过科技创新去掌握核心技术。

未来,行业竞争终归要回到科学理性上来,只有破除概念炒作,顺应消费者认知升级,聚焦技术创新,行业才会进入健康生态发展的新高度。(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阳光电源:股东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每经AI快讯,阳光电源(SZ 300274,收盘价:76.16元)7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副董...
分红险的“分红”从哪里来 近期,各家保险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度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固定收益+浮动红利”的收益结构,...
财政部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
演讲实录|朱云来解析全球经贸格... 来源:市场资讯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正在经历深度的结构性调整,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受到来自地缘政治、贸易壁...
银行股再创新高!42家A股银行... 来源:图虫 7月11日,银行板块再度走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A股股价再创历...
郑氏点银:黄金留意3345,一... 郑氏点银:黄金留意3345,一旦站稳会继续拉升上攻 回顾昨日行情走势及出现的技术点: 第一,黄金方面...
上市券商迎中报预喜潮,国联民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11日(记者 王婉莹)日前,上市券商陆续披露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
瑞茂通涨1.31%,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1日,瑞茂通涨1.31%,成交额1.41亿元,换手率2.80%,总...
Shein希音已经以“保密形式... 据知情人士透露,Shein(希音)集团已以保密形式提交香港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快时尚零售商向上市又迈...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 7月1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沪指本周震荡走高,上证50ET... 本周,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均上涨0.6%,上证中盘指数上涨0.2%。 每日经济新闻
PTA:7月10日基差走弱,供... 【7月10日PTA市场多因素影响行情】7月10日,PTA期货随成本端震荡收涨,现货市场商谈氛围一般。...
江南化工:7月10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江南化工(SZ 002226,收盘价:5.62元)7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七届...
在中国,为什么两个CEO往往管...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阮怡玲,编辑 | 卢枕 随着喜马拉雅“卖身”给腾讯音乐,又一家采用联...
亚朵运营物资大降价!为了留住加... 红星资本局7月11日消息,在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连锁酒店行业还面临服务体验与成本效率...
卫龙新CFO余风年薪1373万... DoNews7月11日消息,7月9日,卫龙公告,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将于8...
澜起科技: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证券之星消息,澜起科技(688008)07月1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螺纹钢期货:主力涨1.06%,... 【7月11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机构给出后市操作建议】7月11日盘中,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
拿地14天极速亮相,建发宁波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青青 近日,宁波海曙区HS07-02-18地块的项目设计方案公示,公示时间为2...
推进全球化战略,电池巨头欣旺达... 排队赴港上市A股公司名单将再添一员,7月2日,电池巨头欣旺达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
山东神光:非农数据影响,黄金白... 山东神光:非农数据影响,黄金白银投资新机遇 非农数据,即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报告,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为关注...
深挖巴蜀文化时代价值,成都设计...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 “非常振奋人心!”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邮储银行App热推ESG产品吸...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唐曜华 实习生 姜博文近期债市震荡、股市站上3500点,部分“固收+权益”...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7月9日 吉林省商务厅网站发布 《关于征集“政银企”联动开展 购车贴息政策实施金融机构的公告》 拟定...
蓝思科技港股首日大涨9%后跳水...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午收盘,蓝思科技港股、A股股价分别报收于19.20港元/股和22.74元/...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商业银行董事长因到龄,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晚间,...
下半年经济风口:科技引领,多元... 2025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里,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波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
北京建筑企业启动主板IPO,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多维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联合集团)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
朱慧获批担任中广核财务公司董事...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今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朱慧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广...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