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浦东。5组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奖代表,齐聚康桥镇文化服务中心,以亲身奋斗故事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激励广大青年向先进看齐、向模范学习,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青春始终以蓬勃之力向光而行。活动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短片《青春向光》中拉开序幕。宣讲嘉宾分享学习体会和事迹,每每引起台下掌声和赞叹声。
讲述奋斗故事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研究青年团队代表司岳、王举首先代表团队做了宣讲。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青年科研队伍,承担嫦娥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高分专项、“墨子号”等国家重大型号及科研任务,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让更多中国主动光电技术方案闪耀万里苍穹。
陈梁顺,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他是警队里的“青少年问题专家”,面对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他以“游戏搭子”身份走进青少年内心,帮助其逆袭考入区重点高中;曾对母亲和外婆关系紧张的辍学少女,在他的劝导下迷途知返、回归校园。陈梁顺见面约谈过100多个家庭,重点结对帮扶25名孩子,让一个个“警察与少年”的故事在不断上演,让“警察哥哥”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温暖符号。
李绍前,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卫星总体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绍前作为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他勇挑科技创新大梁,参与完成14颗北斗三号卫星研制和发射,参与发明了国际领先的全自主可控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面对无国外经验可循的挑战,他带领团队突破地面仿真系统等10余项关键技术,助力将卫星发射周期从3年压缩至33天。他用代码“编织”航天经纬,以创新突破技术边界,并通过主题宣讲活动传递精神火炬,激励更多青年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阿布李吉才,上海市杨浦区大连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队二班班长。“站在176米的高空,车子都变成一个个小点,但当时我脑海里只想到救人。”阿布李吉才的救援故事惊心动魄。他先后参与处置各类警情2000余起,抢救、疏散被困群众200余人,以“逆行者”的姿态诠释忠诚;他担任上海市“119红孩子校外辅导员”,让消防安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从高原到都市,从军装到火焰蓝,他始终以青春和热血守护万家平安。
李亮,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国际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首席开机安检师。他被誉为“火柴王子”,以日均判图万幅、5秒精准识图的“火眼金睛”,开创“回字判图法”,推动AI智能安检落地,培育60位“技术能手”。他扎根民航安检一线17年,不仅守护了千万旅客的平安,更以创新精神和传帮带理念,运用“云鹰争霸”平台为民航安检行业培养了新一代技术骨干,成为新时代青年工匠的典范。把安全带上蓝天,是他的使命,也是所有安检人的共同追求。
现场交流互动
现场,宣讲嘉宾还以圆桌论坛形式与观众交流互动。
有小朋友向“火柴王子”李亮提问:“安检的图像,感觉跟我们玩的‘找茬’游戏一样,需要几秒钟里找到那些‘危险品怪兽’。机场的安检哥哥姐姐们,是怎样练成又快又准看图本领的?”
李亮表示,做安检员需要非常耐心,去面对每一幅图像和每一个旅客。同时,还需要很细心。比如像火柴这样难度极高的图像,其实并不只有火柴,还有很多其他物品的危害性、危险性比火柴更高,但检查的难度也更大,“所以需要我们的安检员在凌乱的图像中抽丝剥茧,找出各项违禁品的特征,发现旅客包里携带的不能随身带上飞机的物品,保障航班的安全”。
一位康桥镇的基层团干部向陈梁顺提问:“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在处理邻里纠纷、基层矛盾有时候有点吃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陈梁顺说,社区矛盾分为长期的矛盾和偶发性的矛盾。除了要带着一颗炙热的心去面对,还要掌握调解纠纷的技术和技巧,“比如说换位思考、同理心,要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双方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工作、兴趣爱好都不同,要从百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
本次活动由团中央组织部、青年发展部主办,团市委、团区委承办,康桥镇团委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