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启幕。作为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展览会搭建起高规格的全球化工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传承、变革、共生,展览会特设的主题化工展区,以三大板块呈现世界及中国化工的文明脉络与未来图景。“传承”展区介绍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背后的申办历程;“变革”展区通过“化工长廊”展现中外化工变迁;“共生”展区展示中国化工园区发展成果。
国家能源集团展台现场吸引观众打卡。
央企展区重点呈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能源化工骨干企业,在基础化工、石油炼化、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核心技术与创新突破。地方产业集群联合亮相,充分展现各地特色产业在化工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华为、昆仑大模型等创新企业带来前沿技术突破,凸显传统产业的智慧未来;多国权威机构及知名企业也纷纷亮相,共谱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工新篇。
14日下午,展览现场上演一场“科学家讲科普”活动,吸引大批观众前来,座无虚席。已经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登台,以“科学家的素质”为题,结合众多科学家的科研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家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90岁的金涌院士在科普讲座现场。
这位老院士近年来在科普领域倾注大量心血,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近200万粉丝,成为无数青少年心中亲切的“科学爷爷”。金涌现场表示:“科学家除了爱国、诚信、勤奋等品格外,感恩图报社会、国家,是最长久、最伟大的心理动机”。
一位在现场聆听的学生说:“金院士的演讲让我明白,科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展馆里,科学家科普现场座无虚席。
随后,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国际能源论坛前秘书长孙贤胜以“石油化工点亮美好生活”为题,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工产品”等大量鲜活案例,告诉大家石油化工技术如何“隐形”却又深刻塑造着现代社会的“衣食住行”,让公众真切感受到石油化工领域的科技创新。
“科学家讲科普”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深度交融,架起了公众理解化工科技的桥梁。主办方表示,举办科普活动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实践,旨在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播撒科学的种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