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中美科技竞逐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大模型领域的“新势力”正迎来关键时刻。
今年4月,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谱”)向北京证监局正式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成为中国"AI六小虎"中首家启动A股IPO进程的企业。
1
传同时准备A股、香港上市
但近期有消息传出,智谱考虑将其IPO计划的地点由内地改为香港,料将为香港新股热潮再添热度。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智谱正与财务顾问就潜在IPO进行合作,可能募资约3亿美元(约23.4亿港元)。据指,相关事宜仍在考虑中,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包括规模在内的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智谱最终也可能选择在内地上市。
而据新浪科技从接近智谱IPO知情人士处获悉,智谱正同时准备港股和A股上市准备工作,且A股上市概率较高。
智谱AI的IPO启动,在中国大模型创业浪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相较于同列“六小虎”的MiniMax(2021.12成立)、百川智能(2023.3)、月之暗面(2023.4)、阶跃星辰(2023.4)和零一万物(2023.5),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AI起步最早,技术积累更为深厚。
如今智谱率先启动上市流程,反映了其在技术、产品、商业化及资本运作上的综合领先优势。
根据辅导备案报告,智谱AI目前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唐杰与刘德兵。唐杰直接持股7.4081%,刘德兵直接持股0.2554%并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17.3966%表决权,二人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36.9647%的表决权。
据了解,公司已于2025年3月28日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铺平道路。辅导期预计在2025年10月结束,若进展顺利,智谱AI有望在2026年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争夺“中国AI大模型第一股”的桂冠。
智谱成立于2019年,技术源于清华大学技术成果,创始团队此前一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KEG实验室工作。公司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通过大模型链接物理世界的亿级用户,为千行百业带来持续创新与变革,加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自成立以来,智谱便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2024年9月,伴随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官宣领投智谱新一轮融资,也明确给出了智谱的最新估值:投前200亿元。不久前,7月2日,智谱再次宣布获得融资,这回是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联合战投10亿元,同样是国有资本。经过国资几轮密集注资,智谱最新估值已超400亿。
2
AGI路还长,警惕一场流动的盛宴
智谱AI CEO张鹏曾表示,公司“奔着IPO目标发展”,并强调“瞄向AGI的路程还很长”,智谱的目标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并服务人类。尽管在2024年1月曾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但智谱AI凭借全链路自研的核心技术,表示该决定不会对其业务产生实质影响。
智谱AI此次高调开源高性能模型,并启动IPO,无疑是对外界疑虑的有力回应,也是中国AI力量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重要展示。
当然,极速变化的AI赛道,所谓的确定性不过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因此即便最终能成功上市,智谱也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例如智谱在早期便敲定了C端、B端的商业化方向,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同时保持增长。但面对严苛的市场环境,前景仍不算明朗。尤其To C,智谱并无优势。大厂短期内也无法靠C端实现商业闭环,更别提月活只有五六百万的智谱(清言APP)。
另外相比于通义、火山引擎这类大厂,智谱在商业化变现方面显露劣势。大厂有足够丰富的基础建设,加上大面积的营销推广和售前人才,拥有成熟的公司组织结构;反观智谱,智谱是技术创业公司出身,没有较为成熟的体系,产品化进展缓慢,内部销售、售前缺乏标准,没有前期积累,导致在商业化方面稍显弱势。
有相同情况的还有月之暗面。2024年,月之暗面做了API和企业交付,但之后被迫放弃,原因在于公司没有组织形态和商业化交付能力。
张鹏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无论融到多少钱,都是AGI道路上的盘缠。对于即将上市的智谱而言,要走得更远,丰厚的“盘缠”固然重要,也亟需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商业化变现等方面加速快跑,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如何找到技术研发、商业化变现和资金控制之间的平衡点,才是智谱上市前后的支撑点。
3
“AI六小虎”排位赛已推至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AI六小虎”的其它成员也没停歇脚步。近日,MiniMax用一纸近3亿美元的新融资,把“AI六小虎”的排位赛推向高潮。
近日消息称,大模型公司MiniMax近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已接近完成,投后估值超过4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
这家由前商汤副总裁闫俊杰于2021年创立的大模型公司,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从“技术炫技”到“商业闭环”的跨越:一边发布覆盖基座、视频、语音、Agent的全栈产品,一边让爆款情感应用Talkie在海外狂揽千万下载,又借“蓝色胖猫”让海螺AI在卷到冒烟的视频生成赛道成功破圈。
然而,速度只是门票,真正决定终点的,是如何在“更快、更好、更赚钱”的三角难题中找到平衡。
当对话、生图、生视频的同质化军备竞赛让免费成为默认选项,DeepSeek用“展示思考过程”撕开差异化缺口;当Agent被视为2025商业化的最大变量,MiniMax推出Hailuo Video Agent,试图用一句话生成专业级短片,回答市场上关于“Agent到底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的灵魂拷问。
而MiniMax收获的新融资,也在推动“AI六小虎”竞争的新叙事。
再加之随着智谱AI正式踏上IPO征程,中国的大模型产业正经历从“烧钱竞速”到“价值创造”的残酷分化,而敏锐的资本市场,将成为这场智能革命最无情的裁判与最有力的推手。技术创新、商业落地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将更加紧密,也让这场关乎未来的中国智能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