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GENIUS法案》与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相继落地,全球稳定币规模突破2500亿美元、机构预测2030年达3.7万亿美元,稳定币这个诞生十年的“老概念”突然站上风口。
政策东风吹暖资本土壤,产业应用从概念走向落地,稳定币主题的活跃度能否跨越短期炒作,成为贯穿数字经济周期的长主线?
要理解稳定币的上涨逻辑,先得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和比特币的区别。
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数字货币,它的价值之所以相对稳定,是因为它与现实世界中的资产(比如法定货币、黄金等)挂钩,目前主要是与美元以固定兑换比例挂钩。
同样是数字货币,稳定币和比特币的定位大不相同。稳定币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支付工具,而比特币作为资产的投资属性越来越强,作为支付媒介的属性则逐渐减弱。在实际操作中,稳定币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用于交易其他数字货币。
稳定币的主要功能是支付,由于其价值锚定法币,所以几乎没有利息,增值属性也比较弱。但它的优势在于,省略了传统支付方式中必须的中心节点和基础设施,从而降低了支付成本,提升了支付效率。
那稳定币是不是意味着货币增发呢?市场上的主流观点认为,稳定币在某种形式上可以看作是货币增发,它就像是数字现金或者数字M0,也可以说是法币的衍生货币。在那些法币支付不够便利或者覆盖不到的地方,稳定币就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稳定币的这波热度,本质是“监管背书”给市场吃的定心丸。
美国的《GENIUS法案》(《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在2025年5月19日获得参议院程序性投票通过,并于6月17日最终表决通过;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条例草案》在2025年5月21日通过,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两大金融中心同步立法为稳定币“正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稳定币得到了传统金融领域和监管层的认可,成为虚拟资产升级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转折点,这也给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政策破冰的意义,堪比2015年央行首次定义互联网金融——既划清了合规红线,更打开了创新空间。
总体来看,稳定币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币值稳定,与法定货币挂钩;交易便捷,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能有效降低交易开支。它可以满足跨境支付、避险等多种需求,非常契合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球稳定币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
稳定币能火,核心是解决了传统金融的“老痛点”:
链接法币与虚拟货币:供应商发行与法币锚定的数字货币,用户兑换后就可以用它来交易其他数字货币。稳定币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让法币和虚拟货币之间的交易更加顺畅。
跨境支付:稳定币具有天然的跨境通用性,而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存在实体金融监管限制,而依托区块链技术的稳定币,具有去中心化、全天候运行、链上记录透明、交易不可逆等特点,天生就适合作为跨境贸易结算和跨境支付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如SWIFT)效率低、成本高,而稳定币可以实现近乎实时的全球结算,还能节省大量的中间费用。像京东稳定币(当前处于沙盒测试第二阶段),交易速度能从天缩短到分钟甚至秒级,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交易费用,还能提供全年不中断的支付服务。
RWA(现实世界资产):就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资产进行代币化,以便在链上进行交易、分割或投资。截至6月22日,全球链上RWA资产总额达到243.1亿美元,总资产持有人有20.75万人。目前,蚂蚁数科主导的新能源RWA项目已经完成了首单落地,这也显示出RWA应用场景的潜力。
稳定币在2014年末就已经诞生了,为什么十年后才火起来呢?因为到了2025年,全球稳定币从之前的概念炒作阶段迈向了实际支付应用阶段,成为了技术与金融融合的新焦点。
背后还有更深层的逻辑:美国推动稳定币,是想借USDC、USDT等“链上美元”巩固美元霸权,帮美资企业全球支付,扩大美元影响力;而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不支持与人民币锚定的稳定币,目的是维护人民币主权,同时推进数字人民币在跨境小额结算中的试点。
当然,稳定币也有风险,比如跨境电商交易中的汇率波动。但它的优势更突出:消除银行间结算时间成本、降低手续费、避免资金冻结或延迟。对欧美市场卖家来说,能缓解开户收款难、对冲政策风险、提升退税和对账效率。不过,支付机构也得面对监管加强带来的合规压力,卖家也得强化合规能力。可以说,稳定币正在重塑跨境结算体系,给跨境电商带来新机遇,也倒逼行业适应新规则。
《美国》、中国香港纷纷立法明确了稳定币的合法地位和监管方式,有利于长期规范发展。
未来各国监管政策落地后,科技和金融巨头的布局值得期待,从主题视角看,活跃度具备持续性。我国国内政策对数字货币是央行主导、严格监管,上市公司暂时不能直接做稳定币业务,但这波趋势下,有些板块或间接受益:
金融科技公司:有技术优势,加上原有电商场景、跨境支付渠道,有望成为稳定币发行主体,潜力不小。
跨境支付类公司: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场景优势明显,效率和成本都超越传统SWIFT体系,这类公司会受益于稳定币的广泛应用。
金融IT及区块链技术公司:稳定币的交易、理财、融资等创新,离不开金融IT技术支持,这类公司有望参与技术服务和生态构建。
机构预测也很乐观:渣打银行预计2028年底稳定币发行量达2万亿美元;花旗银行认为,若有监管支持,2030年市值可能达3.7万亿美元。
稳定币的风口,或许才刚刚掠过起跑线。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交易活跃,稳定币利好频现,A股概念股受资金驱动表现活跃,不过部分个股短期涨幅大、换手率高,博弈特征明显,交易难度不小,适合有较高交易能力的投资者右侧参与。但行业长期空间大,后续还有潜在利好,主题机会有望中期延续,稳妥型投资者可以等阶段性调整后再布局。
如果想更简单参与,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是个选择。它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涵盖软件开发、互联网金融及数字货币、数字认证、数字安全等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优质企业,兼具金融属性与科技创新能力,其中数字货币含量达42%,稳定币含量达23%,能一键捕捉数字资产热门概念。最近一个月,资金持续净流入,规模涨了2.6倍,创历史新高,也能看出市场对这个主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