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大象IPO
市值超2500亿元的A股“果链一哥”也要冲刺A+H上市了。
据大象君了解,近期,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正式发布公告,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
立讯精密透露,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发行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发行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本次H股发行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审核。
潮汕女首富要IPO了
1988年,21岁的王来春加入富士康深圳工厂,成为首批150名员工之一。在富士康的10年,王来春从流水线女工做起,一路晋升为管理上千名员工的课长,这是大陆员工在富士康所能达到的管理高位。这段经历,让她深入了解电子制造行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与技术精髓,为日后创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1999年,32岁的王来春辞去富士康的工作,与哥哥王来胜共同购买立讯有限公司股权,踏上创业之路。2004年,立讯精密正式成立,初期主要生产电子连接线和连接器等产品,与富士康业务类似,因此也被称为“小富士康” 。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上市,此后通过一系列战略收购和技术创新,开启腾飞之路。2011年,立讯精密豪掷5.8亿元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借此切入苹果产业链,获得iPad内部线、MacBook电源线等订单;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布局苹果声学模组,成功拿下AirPods订单,随着AirPods爆火,立讯精密业绩飞速增长,逐渐成长为“果链三巨头”之一 。
随着立讯精密不断发展壮大,王来春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人物。2025年,王来春以1315.2亿元财富荣膺“潮汕女首富” 。如今,立讯精密业务涵盖消费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汽车等多个领域,制造基地遍布全球 。
从最新披露的业绩情况来看,立讯精密2024年营业收入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与此同时,立讯精密2025年第一季报业绩同样表现亮眼,该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0%;归母净利润为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尽管业绩稳健,但其2024年财报显示,仍有七成的营收来自苹果,客户集中度风险显著。
庞大的科技产业版图
立讯精密自2010年登陆深交所以来,凭借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与精准的战略眼光,在资本市场频繁发力。据了解,其上市后累计募资规模高达1164.15亿元,其中股权融资达380.92亿元,充足的资金为企业开启了跨越式发展之路。依托大规模融资,立讯精密以一系列收购作为业务扩张的“利器”,逐步构建起庞大的科技产业版图。
在消费电子领域,立讯精密通过收购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2011年,公司斥资5.8亿元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获得了与苹果合作的关键“入场券”,进而承接iPad内部线、MacBook电源线等核心订单;2016年,以10.11亿元收购苏州美特,切入声学模组领域,凭借AirPods的市场爆火,立讯精密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奠定了“果链巨头”的地位。
在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立讯精密也展开积极布局。2018年,公司收购光通讯企业苏州旭创部分股权,迅速切入光模块市场,加速在5G通信和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此后又通过增资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光模块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汽车电子领域,立讯精密同样动作频频。2021年,公司斥资100.54亿元收购奇瑞控股等相关股权,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汽车整车制造与智能网联业务,试图在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市场抢占先机。通过不断的收购与整合,立讯精密实现了从单一的电子连接器制造商,向涵盖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巨头转型。
这些资本运作不仅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市场与客户资源,更让立讯精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战略前瞻性。
赴港上市意义与挑战
作为苹果供应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港股上市意义重大,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立讯精密港股上市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从全球化战略布局角度看,立讯精密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制造基地遍布中国、越南、泰国、印度等多个国家 。港股上市后,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市场,立讯精密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体系,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在融资渠道拓展上,港股上市为立讯精密打开了新的融资大门。公司计划融资20亿-30亿美元,这些资金可用于新技术研发,如在通信及数据中心领域,深化与客户在核心产品上的技术协同开发,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也能投入到汽车电子业务中,推动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发展,为业务多元化和新增长极的培育提供资金保障 。
然而,立讯精密港股上市也面临不少挑战。客户相对集中风险是一大难题,2024年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苹果的销售额为1901.3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高达70.74% 。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使得公司业绩对单一客户依赖严重,一旦苹果订单出现波动,如减少订单量、延迟订单交付或转向其他供应商,立讯精密的营收和利润将受到重大冲击。从业务转型角度来看,立讯精密虽在积极拓展汽车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等新业务,但新业务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汽车电子业务收购整合、技术爬坡需要巨额投入和较长时间,目前尚未能完全支撑起公司业绩增长;通信及数据中心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若新业务增速不及预期,难以达到港股投资者的业绩预期,可能导致公司在港股市场遭遇“用脚投票”,影响股价和公司市值 。再者,立讯精密在A股市场已经有较高的估值,港股上市后如何在不同资本市场间平衡估值,避免因两地估值差异引发股价波动,也是公司需要应对的问题。
立讯精密港股上市是其全球化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提升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等积极意义,但也必须直面客户集中、业务转型、估值平衡等挑战。未来,立讯精密能否在港股市场取得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大型峰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