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在实施关税政策时,采取了较为激进的立场,这一做法让不少曾经是美国亲密盟友的国家感到不满,尤其是日本和加拿大等国。这些国家不仅受到了经济上的冲击,还在政治上感到受到了威胁。虽然印度未被直接列入关税对象,但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印度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特朗普对此表示愤怒,他没想到,仅仅因为关税问题,印度不仅在寻求报复,而且开始倾向于寻求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
看到盟友的态度出现变化,特朗普决定通过言辞施压,给印度施加压力。仅凭一句话,他便在印度的痛点上撒了盐,目的是让印度意识到,美国作为盟友的地位已经不再值得信赖。在7月以来,印度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直持有强烈反感。尽管印度市场庞大,且人口众多,但由于消费水平并未达到预期,美国若能进入印度市场,仍能实现不小的利益。特朗普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容许做出妥协,这使得印度感到进退两难,甚至曾威胁过要采取报复性关税作为回应。
然而,近期印度与美国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两国的关税谈判逐渐进入了更为深入的阶段。在7月15日,美国与印尼达成协议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媒体报道称,印度与美国的谈判模式与印尼相似,不过,印度希望能够享受到更低的关税待遇。特朗普对印度的关税态度其实并不执着于具体数字的高低,他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能更多地进入印度的农产品市场。印度虽然在农业方面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美国还是希望能更多地向印度销售农产品。尽管印度最初抵触,美国通过谈判展示了自己的市场价值,让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松动,接受了较低关税的可能性。虽然双方依然没有达成正式协议,但印度显然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优惠。
就在美印两国看似达成共识的时刻,特朗普却在公开场合再次提到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冲突,尤其是在5月的印巴战斗中,有五架战机被击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特朗普并未明确指出是哪一方的战机被击落,然而巴基斯坦曾公开表示击落了印度的五架飞机,特朗普的话是否有意暗示巴基斯坦的说法,还是基于美国的情报,外界对此并无定论。但可以看出,这番言论给印度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虽然印度对外界公开的信息进行了辟谣,并未透露被击落的具体战机数量,但特朗普这一言论显然让印度感受到来自美国的紧张情绪和潜在威胁。
在我看来,特朗普的此番言论是在暗示印度,美国对其情况了如指掌,且绝不会让印度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不满印度“变得不听话”,因为近年来,印度曾在美国的压力下减少了与“金砖国家”以及“上合组织”的接触,尽力讨好美国。但在今年的金砖与上合峰会中,印度的领导人却先后参加,似乎表明印度在寻求多元化的外交关系,可能正在考虑加强与中俄的合作。特朗普深知这一点,因此既想从贸易中占便宜,又不希望印度亲近中俄,依旧需要将印度牢牢抓在美国的“怀抱”中。
特朗普显然很擅长运用“威胁”这一手段。如果印度对当前的贸易谈判没有回应,那么特朗普很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而此前特朗普关于对俄罗斯征收二级关税的言论,实际上并非针对俄罗斯本身,而是意在施压那些与俄罗斯有着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巴西和印度便是其中的重要对象。尤其是与俄罗斯有着频繁贸易的印度,成为了特朗普“威胁”政策中的一个关键点。
此时,印度应当已经能感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对于印度而言,当前面临的选择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相比美国的威胁,中国则显得更为平和。中印关系的发展依然充满潜力,并未像美国一样通过威胁手段去逼迫印度做出选择。如果印度选择继续与美国进行合作,那么未来它可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甚至可能成为美国“手中的棋子”,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在全球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印度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经济利益,更应关注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中美博弈的复杂局势中,印度能否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将是决定其未来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