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仲兵
“应批尽批”,什么是夜经济?
2025年7月14日,东莞市政府印发《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包括:简化审批流程,对酒吧、娱乐场所的驻唱、驻演活动实施“应批尽批”;举办美食节、咖啡节、盆菜节等餐饮促销活动,结合地理标志产品(如烧鹅、荔枝、腊味)打造“莞邑美食”文化IP;引导酒店向“住宿+休闲”复合型业态转型,加大高端酒店招引和建设力度。
其中,“应批尽批”条款让坊间诸君“眼前一亮”,引发人们对曾经风光一时的夜经济的无限遐想:白日里的“世界工厂”,黑夜里的“小香港”,喝花酒要重新回归吗?
据网上定义,夜经济是现代城市业态之一,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三产服务,是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总之,吃喝玩乐,是夜经济永恒的主题。
作者总结、补充认为,夜经济虽然不事生产和创造,却是日经济的终极目的,是真正符合“内需消费”定义的“人”应有的中产生活,也能反向拉动、反哺日经济。夜经济人群,有一定的消费门槛,以具有异性交往活力的青年男女和商务人士居多。
夜经济也是软经济。2010年前,东莞软经济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年产值超500亿元,占当时GDP之10%以上,盖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在全国范围实体经济式微、消费降级的“口红经济”时代,软经济早已曲终人散,财源凋零,层出不穷的花式穷游,根本撑不起500亿+10%这一片天。加之再次明确禁止“莞式服务”,难免陷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悖论。就算重打锣鼓新开戏,却难现往日雄风。
文旅产业,不妨以观音山森林公园为样板
夜经济的更大概念,是声名显赫的文旅经济,也早已成为各地的不二之选。由此不难发现,在市井消费之外,还有郊外旅游这个大市场。所以东莞这一波操作不但后知后觉,且政策路径依赖根深蒂固,格局还是偏小了些。
比如,位于樟木头镇的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样的民营文旅企业,即囊括了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文化体验、姻缘许愿等诸多功能,却没能入得了本轮政策红利的法眼,且依然在为自身生存而苦苦奋斗。
多年来,这家全国唯一的民营文旅企业遭到地方不遗余力的全方位打压,放在今天,恰恰是本次政策表面上力推的营商环境和保护民企云云。
善待身边运营长达25年之久的老牌民营文旅企业,其实也是这一波政策红利应当关注的重点。“见林也见木”,最起码能省去不少新的招商引资的人财物成本;“先把来时车票报了”,远比承诺再多事后回报更实在。
“外儒内法”,小香港与收容所并存
东莞市东南部的樟木头镇,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麒麟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港资推动了房地产和商业繁荣,带来港式生活和消费习惯,包括灯红酒绿的夜生活,甚至还有二奶村的出现。高峰时期,居住在樟木头的香港人甚至达到了15万之多,故称“小香港”。
毕竟是内地,与小香港的粉嫩相映成“凄”的另一面,是东莞市公安机关下属的收容遣送单位——樟木头镇宝山收容所。上世纪90年代,共收容遣送了大约100万人左右,2003年震惊全国的“孙志刚劳动教养致死”案就发生在这里。虽然后来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但那些作恶者并未受到相应的惩罚。
当时的打工人出行必须“五证”齐备,否则以闲散人论处,劳教三个月或一年半载。三天两头检查《暂住证》,办理一个两百块钱,对打工人而言成本巨大。
身着五彩羽毛的“小香港”樟木头镇,让港资为代表的五湖四海的权贵们流连忘返,甘心驻足于此;同时,心里驻扎的宝山收容所却冰冷无情,让外来民工无不时时刻刻胆战心惊。一面对权贵和资本柔情似水,一面对生产者+弱者坚硬如铁,这就是撕裂的东莞。
今天,针对弱势打工者的收容遣送不再,但对内地企业家的强势依然在线。“外儒内法”,这就是典型的窝里狠。
谨防表态经济,如何看待资本、企业家和市场?
此次东莞市的行政文件出台同时,网上还热传东莞市司法局发布的《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与此唱合的,还有《东莞市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意欲在法治化方面有所作为?
基于司法权弱于行政权、行政干预司法几乎成为日常的客观现实,本次主管法律事务的地方司法当局出台关乎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的文件,显然是在呼应行政当局。“人人表态过关”,这就有些让人担忧了。
网上关于经济发展和民企保护的各类文件数不胜数,难道不应先执行到位再说吗?
有言道,功夫在诗外,再多的表态支持,也不如默默把工作做到实处。
司法优良指数高低,确实能代表一个地方的整体治理水平,其中的重要指标,肯定体现在营商环境。最有发言权的,并不是自吹自擂的有关部门,而是身在基中的企业家。
经济自有其规律,信心才根本。是驻足留下,将事业、金钱、人生投入到当地的日工作和夜生活,还是选择斗不过躲得过,一走了之,要看企业家如何用脚投票。
二〇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一
下一篇:贵州茅台,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