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险资已经举牌4家上市公司。
7月22日,中邮人寿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这是本月内保险公司发布的第四次举牌上市公司公告,此前泰康人寿举牌峰岹科技H股、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
在市场人士看来,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资产荒”增加了投资端压力,险资日益重视权益市场投资机会。通过举牌上市公司并长期持有,将举牌标的纳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产计量,可以平缓利润波动,未来险资“举牌潮”有望持续。
险资月内四次举牌上市公司
以2025年7月4日绿色动力环保港股收盘价和同日日终港元对人民币汇率为基准,中邮人寿持有绿色动力环保股票的账面余额约为0.941亿元,占该公司2025年二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014%,符合监管要求。
在中邮人寿举牌绿色动力环保H股之前,泰康人寿举牌峰岹科技H股、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
值得注意的是,泰康人寿以H股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投资峰岹科技IPO,投资峰岹科技H股的账面余额为1.79亿元,占峰岹科技上市发行H股股份类别的8.69%,达到举牌条件。
2024年以来的险资“举牌潮”正在加速。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22日,今年险资共举牌上市公司21次,较去年同期的5次明显增加。以险资披露首次举牌上市公司交易日计算,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了30多家上市公司,假设期间尚未卖出,已有超九成被举牌标的股价上涨,这意味着持股至今的险资机构已经实现浮盈。
但回顾历史来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前后,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统计2015年至2023年险资举牌股在举牌时点前后的收益表现发现,举牌前一年上涨的约占七成,最高者涨幅达601%,显示保险公司更倾向于对股价表现好的公司举牌。但举牌后,举牌股股价整体表现或较为一般,在重仓持有期内超过六成的股票下跌,最大跌幅甚至达到年化91%,举牌前后的表现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跷跷板”现象。
险资“举牌潮”有望持续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险资“举牌潮”有望持续,因为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带来的“资产荒”压力下,险资要获取合意的投资收益率,必须重视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会计考虑,通过将举牌标的纳入FVOCI资产计量,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单纯通过加大债券投资已经难以匹配险资负债端成本要求,险资必须更加重视权益资产配置价值。”一家大型险资机构投资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另类投资也很难寻找到合意资产,为实现资产负债匹配,这些因素均倒逼险资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从长期来看,权益资产的回报更优,但同时波动也会更大,因此在权益资产配置上险资秉持“类固收”投资策略,标的选择以高股息资产为主。当前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股票资产投资价值显著突出,低估值、高股息核心资产将迎来估值回升。
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对股息率的要求明显提升,背后动因在于利率下行时,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股息来支撑现金收益。相对应的,被投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交运、公用事业等盈利能力稳定、分红率较高的行业,且港股相较A股更受青睐,因为港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更适合作为红利标的长期持有。
作者:何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