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一扇门就打开一扇窗
作者:古道
编辑:一晨
风品:李莉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大海航行靠舵手,尤其行业变革巨浪来袭时。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公告重要人事变动:原董事长李文因任期届满离任,鲁伟铭接棒。公开资料显示,后者职业轨迹与汇添富大股东东方证券深度绑定。自1998年加入公司后,历任总裁助理、副总裁、总裁、副董事长等关键职务。2025年1月空降汇添富基金担任党委书记。此次履新,标志着这位“东方证券系”干将正式执掌汇添富帅印,市场对其强化与东方证券间的战略协同抱有很高期待。
公告中,汇添富基金对李文表达了高度敬意与感谢。称其2015年掌舵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公司文化建设和长期稳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李文并没完全离开汇添富,而是将在其他岗位继续任职。
放眼行业,高速扩容中伴随着高频变革。股权结构调整、内部考核机制革新以及经营业绩压力,共同构成了驱动基金公司高管“洗牌”、较高流动性的三大因素。新帅上任万众瞩目、后续担子同样不轻。
1
锁定下一场“长钱”红利
回望2024年公募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考验头部平台发展韧性。
2025年3月28日,东方证券披露2024年经营业绩,汇添富基金喜忧参半的成绩单随之浮出水面:营收48.28亿元,同比下滑10.11%。净利15.47亿元,同比增长9.3%。营收承压的情况下,显示出成本管控、结构优化的成效。要知道,东方证券全年净利33.5亿元,汇添富贡献比超四成。
不止是表面利润,还有战略协同性。2024年,汇添富为东方证券带来投资收益5.48亿元,占后者净利润的12.6%。随着个人养老金、REITs等万亿级赛道的打开,汇添富的利润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梳理2024年各项工作,汇添富盈利增长离不开三方面精变:
首先,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满意用户多元需求。
截至2024年末,汇添富管理资产规模1.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逾9%。公募产品线覆盖股票、混合、债券、QDII、REITs等全品类,全年新发32只公募产品。
以汇添富九州通REIT为例,作为全国首单医药仓储物流REIT,一经获批即获资金追捧。沪深300、中证500两只指数增强基金则首批入选人社部个人养老金目录,为后续“长钱”流入埋下伏笔。
其次,客户服务向投顾化转型。在新“国九条”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影响下,基金业销售服务体系正全面向“以客户为中心”升级转型。
聚焦汇添富基金,致力构建线上化、平台化的智慧服务生态,运营管理全面拥抱数字化。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了运营效率、风控能力;结果导向型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也切实提升了投资者全程服务体验。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认为,当“万亿资管”成为头部公募的准入门槛、浮动费率改革打破躺赢逻辑,从业者就必须在优化客户结构生态、精进投研核心能力,以及金融科技引擎打造上拼功夫卷品质。汇添富上述努力,虽伴随短期营收缩水阵痛,却有望夯发展质量,打造更持久的盈利护城河,锁定下一场“长钱”红利盛宴。
2
数智化重塑服务生态
深入一度看,数智化时代已经到来,汇添富锚定金融科技战略,为黏住存量用户、开拓增量市场打下注脚。
浏览国知局官网、企查查等平台,汇添富“帮你看”相关的商标注册进程悄然推进。
据悉,“帮你看”是汇添富基金旗下Deepfund团队推出的一项创新服务,其将AI技术与金融工程理论深度融合,通过看报告、看持仓、看基金三大核心功能,将复杂的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便捷可得的服务形式,致力破除信息茧房,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以看持仓为例,基于 CAPM 理论,将客户收益拆解为市场β、管理α与行为γ收益,依据详细申赎数据,通过公式客户收益 = β收益 (基准) + α收益 (超额) + γ收益 (行为损益),进行精准归因分析。
同时,汇添富还率先在业内实现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并成功上线“DeepSeek in 现金宝”服务,用户更新App后首页下拉即可进入智能服务界面,提供全场景投资问答支持。
拉长维度看,上述成果也是一种厚积薄发。乘着AI重构金融服务浪潮,这场从技术工具到服务生态的跃迁早已拉开序幕。近年来,汇添富基金一直加码AI布局,先后完成通义千问、DeepSeek等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成立DeepFund专项团队攻坚金融场景应用。
总结而言,汇添富基金推动的“服务产品化”转型,为“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大文章提供了全新探索路径。把AI服务工具“产品化、品牌化、IP化”,有助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建立差异化护城河。一旦“商业闭环”成熟,或将引发公募服务生态的新一轮升级。
3
“门面”易主、一哥褪色
张韡能否挽救五年亏损?
当然,有成绩就有挑战。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个中伴随的种种阵痛也在持续考验汇添富的战略韧性、革新精准度。
5月24日,公司公告,郑磊不再担任“汇添富创新医药”基金经理,接棒者为1988年出生的张韡。
作为曾经汇添富医药主题基金的门面担当,在经历2021年初业绩高光后,2021年6月至2024年末,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面临持续跑输行业基准业绩的困境。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2日,近一年大涨51.91%的背景下,该基金近5年收益率仍为-29.57%。
由此,上述人事变动并没出乎多少市场意料。作为接班人,张韡看似年轻履历,实为当下市场风头正劲的收益率“一姐”。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募基金业上半年全市场收益率第一的基金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收益率达86.48%,基金经理正是张韡。此外,其管理的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以57.95%收益率,排在全市场收益率第16位。
公开资料显示,张韡拥有生物医学硕士学历,曾担任过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2021年3月开始管理基金产品。目前在管基金6只,总规模超百亿元,截至2025年7月22日,其在管基金回报率均为正。此番“门面”易主,张韡能否挽救五年亏损、来一场翻身仗?各界在等待答案。
除了张韡,乐无穹管理的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58.77%收益率排在全市场收益率第14位。全市场收益率前50排名中,汇添富基金占据6个席位,综合盈利能力靠前。
不过若拉长周期看,2020年—2021年基金牛市顶峰期,汇添富以“选股专家”标签密集发行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各60余只,合计募资3129.91亿元,成为彼时以激进风格著称的基金公司之一。而随着光伏、医疗赛道快速降温,相关基金收益差强人意、“选股专家”光环随之褪色。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3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达308.28亿元的“规模一哥”胡昕炜,旗下基金近三年内仅2只录得正收益。其中,规模最大的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最新规模为110.24亿元,其最近3年、2年、1年收益率分别为,-30.34%、-17.73%、0.65%。
再如“新能源一哥”赵剑,在行业高光期一度被渠道奉为“新能源赛道的宝藏基金经理”。然管理的汇添富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截至2024年11月22日其离任,累计回报-48.12%。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22日,汇添富碳中和混合A成立来累计收益率为-49.02%,近3年累计收益率为-46.21%,最近一年收益率为2.06%。目前产品由刘昇单独管理。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份额24.53亿份,距发行上市时的36.81亿份缩水超30%。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认为,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色背后,“旱涝保收”的商业模式已基本没有市场。面对浮动费率改革大潮,基民们会用最现实的收益率来用脚投票。从考核机制、投研能力到产品矩阵、精细化运营,汇添富正在经历巨变,但这个过程需要更多专业力沉淀、更多市场周期的敬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面对从业者们的角力比拼,汇添富想规模质量并举、止住营收缩势,除了忍受基金经理调整阵痛,还须强化平台型能力、产品突围的特色性。
4
三重关口
开启全新转型旅程?
深入一度看,除了破除基金经理“造神”,汇添富还有三个挑战短板亟待解决弥合。
首先,是ETF赛道掉队问题。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业ETF规模狂飙突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内上市的ETF总规模达到4.31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73万亿元增长15.55%。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17日,汇添富基金规模达9835.42亿元。其中,指数型基金规模仅为1666.35亿元。相比之下,华夏基金7月16日,指数型基金规模为8179.43亿元,截至7月10日易方达为7809.6亿元。
显然,相较其他头部竞品,汇添富仍依赖早期发行的上证50、沪深300等传统宽基,缺乏低费率、Smart Beta及细分行业等差异化创新工具,在战略赛道卡位中掉队需警惕损伤发展后劲、限制业绩成长空间。
要知道,汇添富基金2020年末管理规模达5573.64亿元,从2019年行业第七快升至第二名,跻身当年公募业规模黑马。而据理财周刊统计,2024年汇添富基金规模排名已滑落至第十。叠加上述错失ETF赛道红利,接下来如何稳住规模阵脚、保住前十地位、营收不再延续缩态,是一道严肃考题。
其次,收入结构失衡挑战。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汇添富基金货币型基金规模达到4458.61亿元。相比之下,股票型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392.19亿元一路滑至176.29亿元。混合型基金从2021年6月30日的3662.94亿元一路滑至6月20日的1395.74亿元。
众所周知,权益类规模是衡量基金资产含金量的关键指标。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两个权益类产品规模缩水严重,若颓势延续,汇添富需防范从“选股专家”滑向“货币通道”,如何重筑权益根基已刻不容缓。
再者,合规性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夯实。上海证监局7月13日公布罚单显示,汇添富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夏某婕因“使用他人账户炒股且未申报”被处3万元罚款。尽管金额不大,却需警钟长鸣,毕竟10多年前苏竞“老鼠仓”案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2009至2012年间,时任基金经理苏竞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交易,涉案金额达7.33亿元,非法获利3600万元,创下当时业内最大罚单纪录。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当年的苏竞案还是当下的违规炒股,问题根源集中在“事前申报”和“账户隔离”等基础合规环节的疏漏。在基金行业强监管时代,这类问题容易对机构声誉造成损害,如何查漏补缺、强化合规敬畏,对从业者是一个常说常新话题。
一番梳理可见,汇添富基金喜忧交织、正处向上爬坡的较劲阶段。此时履新,鲁伟铭可谓重任在肩头。都说新人新气象,关上一扇门就打开一扇窗。能否冲破上述重重关口,打开协同赋能、开启一段全新转型旅程呢?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