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访华前,先行前往日本,试图寻求支持以应对美国关税压力。这一外交动向,将美欧之间紧张的贸易局势,以及欧盟在全球经济棋局中的艰难处境,再次推至台前。
贸易(资料图)
自今年年初,美国单方面挑起关税战,对欧盟的贸易政策愈发强硬。先是对欧盟向美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又针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钢铁、铝及其制品产业更是遭受50%关税的重击。7月以来,美国的关税威胁进一步升级,扬言对欧盟农产品征收17%关税,目标直指法国葡萄酒、荷兰花卉等优势产品。特朗普在7月12日发出“征税信”,宣称8月1日起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30%关税,理由是欧盟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导致美国对欧存在巨额贸易逆差。
美国的关税大棒,让欧盟经济遭受重创。从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内,电视屏幕上显示特朗普宣布关税计划时人们凝重的神情,便能一窥欧盟所面临的压力。一旦美国8月1日实施30%关税,欧盟对美出口的5300亿欧元商品中,将有70%受到冲击。这将直接压缩欧盟厂商的利润空间,抬高产品价格,使其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例如,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作为欧盟经济的重要支柱,大量产品出口美国,高关税将使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价格优势尽失,销量下滑在所难免。不仅如此,美国的关税举措,也暴露了美欧所谓“盟友关系”背后深刻的利益冲突。欧盟一直将美国视为重要盟友,在诸多国际事务中紧密合作,可在经济利益面前,美国毫不手软,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全然不顾及欧盟的感受。
冯德莱恩(资料图)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冯德莱恩在访华前选择先访问日本,试图寻求支持与合作。据《日经新闻》等媒体报道,冯德莱恩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面时,提出组建“竞争力联盟”,重点聚焦于联手开发稀土资源。其目的很明确,即通过日本的技术与欧盟的资金、资源相结合,打造一条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产业链,从而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
在此背景下,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欧建交50年来,双方在经贸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全球治理方面,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等议题上,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然而,近期欧盟在对华关系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方面,欧盟跟随美国,炒作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对中国相关产业产品设置贸易障碍;另一方面,欧盟推行所谓的“去风险”战略,在投资、技术合作等领域对中国企业加以限制。此外,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盟部分举措也涉及到中国企业,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面对欧盟的这些不合理行为,中国始终保持理性与克制,同时明确表达自身立场。在稀土管控问题上,中国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自身发展需求行事,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对于欧盟将中国企业列入对俄制裁名单等行为,中国也提出严正抗议,要求欧盟尊重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停止无端干涉中国内政和经贸往来。尽管中欧关系面临挑战,但中国仍积极推动与欧盟的对话与合作,期待欧盟能够摒弃偏见,以更加务实、平等的态度,与中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
冯德莱恩(资料图)
冯德莱恩此次访华,肩负着为欧盟寻求突破的重任。若欧盟能够正视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在经贸合作、全球治理等领域与中国真诚对话、携手合作,那么中欧关系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反之,若欧盟依旧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一边寻求中国的支持,一边又在损害中国利益,那么中欧关系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欧盟自身也将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格局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困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难以独善其身。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不仅损害了欧盟的利益,也给全球经济秩序带来了严重冲击。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与智慧。通过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才是欧盟摆脱当前困境,实现长远发展的正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