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铁们,帮主郑重又来了!今年A股考场里,银行股就像那个闷声不响却稳拿全班第一的学霸——板块全年暴涨34%,把其他行业甩开至少二十条街。更绝的是,42家上市银行里41家上涨,11家涨幅超50%,连工商银行都一度登顶A股市值王座。这哪是“大象起舞”?分明是“巨鲸腾空”!
一、资金与政策双轮驱动:银行股的底气从何而来?
“资产荒”遇上“利率下行”,就像干柴碰上烈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到1.67%,存款利率滑进“1时代”,而银行股平均股息率仍稳稳站在4%以上,平安、民生等银行甚至冲上8%。那些手握巨资的险资和指数基金,简直像发现金矿——去年仅挂钩A500的ETF就涌入超3000亿,上百亿资金精准浇灌银行板块。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分红收益,更是对抗通胀的保值锚点。
政策更是送来“神助攻”。新“国九条”明牌鼓励分红,国有大行带头响应:工行、建行等六大行集体宣布中期分红,开年就撒出2048亿真金白银。更别说各地国资的增持潮——成都银行获国资委扫货,苏州银行被财政局加持,股东用真金白银押注银行股的“政策底”。
二、区域分化暗藏玄机:谁在闷声发大财?
银行股内部早已“阶级分明”。长三角、成渝等经济高地的银行,成了资本眼里的香饽饽:上海银行狂涨69%,成都银行、沪农商行紧跟其后涨幅超60%。帮主深耕财经二十年,深知这背后的商业密码——这些区域不良率低于全国均值,经济活力足,既能吃透政策红利,又能靠本地优质客群稳住息差。
反观部分区域小银行,日子就没那么滋润了。兰州银行成了板块“独苗”下跌股,郑州银行涨幅不到5%。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区域经济分化的投影,在银行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下半年悬念:还能继续牛吗?
机构普遍共识是:银行股仍会走强,但难复制去年疯狂。华福证券张宇说的直白:“增量资金远未退潮,险资入场才刚热身”。仅保险资金未来三年就有望给银行股带来2700亿活水。而随着公募基金改革推进,对标指数权重的配置需求可能再撬动10%市值空间。
但帮主得提醒各位:三个暗礁可能让航船减速:
• 息差压力未消:尽管存款降息缓解成本,但新发贷款利率仍在下探,净息差预计年底触底1.45%-1.50%;
• 资产质量隐忧:对公地产贷款虽在政策托底,但零售非房领域不良率抬头,成了新雷点;
• 股息率被摊薄:股价涨太多会拉低股息吸引力,想再涨30%?难!。
帮主结语:守正出奇的两条黄金赛道
站在年中关口,帮主郑重建议——左手抓“高股息压舱石”,右手捕“区域成长先锋”。国有大行和优质股份行(如兴业、中信)仍是险资最爱,分红确定性如同“现金奶牛”;而长三角的江苏银行、成渝的成都银行,则凭借区域经济势能,可能上演第二轮领跑。
二十年市场沉浮教会我一件事:资本永不眠,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银行股这头“慢牛”,正用它的蹄印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时代里,“稳稳的回报”比“暴富的幻想”更珍贵。
(帮主郑重,二十年深度追踪资本脉络,带你穿透涨跌迷雾,握紧长线价值。关注我,一起做从容的财富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