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开业不到一周,移民局突然上门核查用工比例。”深圳道通科技高级供应链总监任义丰在位于墨西哥的工厂里,仍对两个多月前的突击检查心有余悸,“当时我们严格按照10:1的本地用工规则招人,这张由全球服务中心提供的政策清单,让企业避免了数十人集体遣返的风险。”
发生在墨西哥工厂的一幕,正是全球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企业解决数百个跨境难题的缩影。这个被企业家们称为“联合舰队”跨境服务平台,自4月29日启动以来,已集结包括邓白氏、中金公司、中信保诚、西南政法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巴西创新中心等160家专业机构在内的资源库,形成覆盖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等12大领域的服务体系。
当企业出海从“浅滩”走向“深海”,深圳南山这个“企业全球总部基地”,正用系统性服务重塑国际营商环境规则。
深水破障,暗礁预警筑屏障
如今道通科技设在墨西哥工厂正在有条不紊建设中,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展公司数字能源业务。仅仅两个月前,任义丰还坐在南山全球服务中心会议室里,面对墨西哥法律体系如何注册公司等难题一筹莫展。
“西语文件经英语转译后,双方理解存在巨大偏差,导致注册文件反复被打回重来,光注册环节就耗费近三个月,远超过国内通常的1-2周。”任义丰回忆起初期的慌乱,更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新工厂刚启动,墨西哥移民局就上门核查用工合规性。“我们完全没意识到,除了基础的‘10:1’外籍员工比例要求,墨西哥劳动法还藏着更深的细则,必须优先雇佣当地失业率最高的特定工种,同时薪资还须满足本地中位数标准。”他感慨道,正是全球服务中心提供的一份详尽的墨西哥政府用工名录单,才让企业及时规避了合规罚款甚至停工风险,省下了这笔“天价”学费。
同样的困境,折磨着深圳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部长董丹的团队。在马来西亚竞标光伏玻璃项目时,安装预扣税的不确定性成为“拦路虎”。凯盛技术团队一度陷入两难:保守报价可能失去项目,激进方案又恐吞噬利润。正在这时,全球服务中心为其提供了精准税务测算方案,为中标铺平了道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企业出海失败案例中,47%因本地化缺失导致。对于企业出海常见的“信息孤岛”和“资源碎片化”困境,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CMO康平陆曾感慨,过去出海常因“不知道该找哪些机构”而停滞,而全球服务中心通过“上门调研+专班对接”,为企业定制了法律合规、海外融资、供应链搭建的“一企一策”方案。“相当于把散落的资源串成了‘珍珠链’”。
远洋护航,资源枢纽通四海
在7月15日举行的中国(深圳)-墨西哥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会上,深圳市研祥潜动科技有限公司腕表渠道总监陈淑琴收获意外惊喜。这场由全球服务中心联合市贸促会搭建的跨境“相亲会”,让二十余家企业对接了税务、物流、人力资源等关键服务商。
“现场配备了同传设备,10分钟企业推介后直接进入对接环节,效率太高了。” 陈淑琴表示,当天就与墨西哥一站式落地服务商建立联系,对方不仅能提供本地市场分析,还能协助对接分销商。“我们的产品刚在全球发布半年,原本以为打开海外市场至少要1年,现在有了本地伙伴,这个周期可能缩短至一半”。
这样的“精准对接”并非个例。成立以来,全球服务中心已举办30余场专项活动。引入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大湾区(深圳)办公室、瑞士中心、西澳大利亚联谊会暨总商会等国际机构,畅通双向交流投资渠道。在这些活动中,既有如联合京东集团、中电港公司组织的专场供需对接会,为企业搭建多元化、场景化的资源对接合作平台;也有聚焦科技创新、医疗合作、农产品进出口等领域的拉美专业医疗团座谈会、智利驻广州总领馆座谈会,搭建政企对接平台;更有聚焦重点地区的专项研讨,共同梳理企业出海合规操作指引,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供专业智力支持。
“现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候,而全球服务中心能让犹豫的企业相信,出海没那么难。” 墨西哥中国商会和技术协会执行副总裁César Fragozo说。
对极整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而言,这种“信心”来自全球服务中心对接的Kickstarter中国负责人。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其AI玩具出海时,正面临众筹竞争力评估的困境。“通过与众筹平台直接沟通,我们不仅明确了产品定位,还优化了营销节奏。”
寰宇领航,南山方案立新标
“全球服务中心的帮助,让我们的出海业务少走了很多弯路。”ABACUS 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执行董事王可沁说,“无论是落地注册办公选择还是其他相关需求,都能够在全球服务中心获取。”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婵娟说:“全球服务中心在我们出海的过程当中,从国际物流、财税和人力资源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对我们企业来说,出海变成了一件很省心的事。”
在全球服务中心的资源池里,道通科技精选出涵盖人力资源、关务财务的三年服务包。“初创期由专业机构托管,过渡期转为自主运营。单是解决墨西哥雇佣当地失业人员比例要求一项,就避免三个月试错周期。”目前“政府背书市场运作”的模式,已成为全球服务中心突破服务边界的核心优势。
这种“长期思维”,同样体现在对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支撑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曾提出,“政府引导”+“企业联动”护航中小企业全球化,而全球服务中心正成为践行这一理念的平台:联合顺丰速运等为企业提供供应链出海全环节支持,推动“采购-生产-消费-售后”全链条全球化;为中兴、迈瑞等龙头企业搭建“经验共享平台”,让后者将近30年的国际化经验传递给中小企业。
在具体服务中,中心的“资源池”优势愈发凸显:法律服务有金杜律所、柳沈律所、华商林李黎等机构坐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依托南山海外知识产权协同服务平台,构建高端智库。同时首批揭牌成立阿联酋、泰国海外知识产权工作站,在海外当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发布全国首创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为海外知识产权保险配套开展服务;金融服务涵盖中金公司、中信保、汇丰银行等头部机构;人才服务则联动CGL集团、外企德科、智联招聘等提供人才支持;市场推广有Kickstarter、朗翰科技、海纳互动等提供众筹融资和品牌营销。园区服务联动深投控、招商局集团海外园区、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园区集团等。这种“政府搭台、专业唱戏”的模式,让企业能按需组合服务,达到“像点菜一样灵活”的目的。
全球服务中心不仅是“中国船队的港湾”,更是“全球合作的码头”。在实践中,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轨道上,这个平台正让“从南山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南山”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紫嫣 通讯员 涂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