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月31日,巴基斯坦外商阿里卡姆兰在义乌拿到新公司营业执照,义乌外资经营主体数量突破1万户,占浙江全省六分之一,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
02从1989年诞生首家外资经营主体至今,义乌外资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义乌外贸额首超内贸,外资主体进入快速增长期,不同时期外资经营主体类型带动外贸高速发展。
032010年前义乌外资经营主体以常驻代表机构为主,2010-2015年外资合伙企业快速增长,2015年至今外资公司强势崛起,年均增速达29%,总数突破7900户。
04义乌外商投资涵盖14个行业领域,近3年外资餐饮主体增长超50%。今年上半年,义乌国际餐饮单位接待游客超320万人次,营业总额达3.65亿元,带动就业超5000人。
05义乌在全国首创外资商事服务改革举措,具备全类型外资经营主体登记权限,登记时间缩短至1日,开展外资登记承诺制改革,为外商节省翻译费用近70万元,惠及约2万人。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义乌第10000户外资经营主体营业执照正式发放 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摄
7月31日,巴基斯坦外商阿里卡姆兰在义乌拿到了自己新公司的营业执照。至此,义乌外资经营主体数量正式突破1万户,数量占浙江全省的六分之一。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义乌已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
从1989年诞生首家外资经营主体至今,义乌始终坚持改革驱动、服务赋能,科学把关外商投资准入,深耕商事制度改革“试验田”,外资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持续吸引全球外商来义投资兴业。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义乌经济外向度显著提升。“2005年义乌外贸额首超内贸,外资主体进入快速增长期。”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楼小东介绍,常驻代表机构、外资合伙企业与外资公司是外资经营主体的三大主要类型,并在不同时期带动义乌外贸高速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以前,义乌外资经营主体以常驻代表机构为主,数量占全省四成以上;接下来5年,外资合伙企业快速增长,最高峰时数量约占全省90%、全国75%;2015年至今,外资公司强势崛起,年均增速达29%,目前总数突破了7900户。义乌的出口规模,从2011年全国总量的1‰跃升至2024年的2%。
2023年8月,义乌诞生的第10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恰好也是外资:土耳其外商安奈斯在义乌成立公司从事跨境服饰生意。“在义乌做生意,效率高、服务好,当时定下的‘3年产值2个亿’的目标肯定能提前实现。”安奈斯说。
记者注意到,义乌外商投资涵盖14个行业领域,尤其是餐饮业、商务服务业等增长势头强劲。近3年来,义乌外资餐饮主体增长超50%。来义乌打卡土耳其、俄罗斯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万国美食”已成新潮流,更是我国开放、包容的鲜活注脚。今年上半年,义乌全市国际餐饮单位接待游客超32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两成;营业总额达3.65亿元,同比增长21.7%;累计带动就业超5000人。
“我们在全国首创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可复制的外资商事服务改革举措。如今,义乌已具备全类型外资经营主体登记权限,所有主体登记时间也从法定15日缩短至1日。”义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义乌在全国率先开展外资登记承诺制改革,累计为外商节省翻译费用近70万元,惠及外商约2万人。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认为,义乌展现出的营商环境优势和强大市场活力,正是“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有力印证,更揭示了中国不仅是全球理想的“生意场”,更是宜居宜业的“生活圈”,彰显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