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在香港的立法意味着越来越多部门开始接纳这一新事物。
作者 |
市值风云基金研究部
编辑 |
小白
香港财库局(FSTB)及金管局(HKMA)在7月31日凌晨0:30突然发布《稳定币条例(Stablecoin Regulations 2025)》细则终稿,宣布自8月1日起正式接受牌照申请。
8月1日,该《条例》正式生效,这是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香港发行稳定币牌照制度的意义
稳定币之“稳定”在于其作为一种加密货币,通过与其他资产(通常为法定货币)挂钩来稳定其价格,区别于比特币等价格波动较高的原生加密货币。
如今,伴随着香港立法落地,稳定币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这也让更多的机构可以涌入这个赛道:
《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发牌制度将为公众及投资者提供更好保障。其中,条例只容许指定的持牌机构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而只有由持牌发行人所发行的法币稳定币方可销售予零售投资者。
网络公开数据显示,已有超40家企业参与角逐(含渣打银行、圆币创新等),但牌照仅发放个位数,竞争白热化。
风云君曾就稳定币概念做出一篇专题分析,其中详细分析了稳定币是如何与某一稳定资产价值挂钩以解决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感兴趣的老铁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阅览。
(来源:市值风云APP)
《条例》的正式实施意味着香港把稳定币当成“外汇”管了,而稳定币正从加密工具演变为重塑跨境支付格局、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稳定币时代开启,基建先行
从目前行业信息来看,稳定币已经“箭在弦上”了,而稳定币的良好发展必须依赖完善搭建的底层系统。
如果需要推进稳定币,则银行、支付公司、交易所的IT系统升级业务势在必行,而稳定币在跨境支付、DeFi等场景的流通依赖清算网络,金融IT公司可通过提供技术底层,按交易量抽成。
金融科技类ETF有望成为稳定币快速发展最大受益者之一。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从权重上看,金融科技ETF,并不是稳定币ETF,只能做到部分跟踪为稳定币产业链提供底层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公司,以及金融科技这类资产,自身波动会比较大,弹性较高,还是要对所承受的风险有心理准备。
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告(文章)是以市场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
市值风云APP
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