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柴鑫洋
编辑|李文贤
近日,星巴克披露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全球承压、中国回暖”的分化态势。
财报显示,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但全球净利润同比暴跌47.1%至5.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6%,客单价下降4%。
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数据反映出星巴克可能通过价格策略调整,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保持增长。
星巴克中国方面指出,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得益于产品创新与营销活动的展开。
星巴克首次正面回应了收购传闻。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在7月30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有20多个相关方对收购星巴克中国股权表现出极大兴趣。
星巴克中国第三财季营收7.9亿美元,门店7828家
近日,星巴克披露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2025年4月1日-6月29日)财报。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营收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8%。同店销售额增长2%,这是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一年半来首次同店销售额增长。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6%,但客单价下降4%。
星巴克首席财务官Kathy Smith解释,这次增长,主要是因为产品创新(包括4月推出的“真味无糖”体系)、整合营销活动和外卖业务。
星巴克中国方面指出,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得益于产品创新与营销活动的展开,过去两年新开门店同店销售的高速增长,以及星巴克中国及时捕捉并满足快速增长的线上需求。
其中,中国门店达到7828家,与2024财年Q3相比,星巴克中国门店净增522家。
报告期内,星巴克中国新开70家门店,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
星巴克方面在财报中提到,新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两年内新开的门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报未单独披露中国区利润,但星巴克全球净利润暴跌47.1%。
近日,瑞幸咖啡也发布了截至6月份的二季报。在中国市场,瑞幸的收入规模约等于2.5个星巴克。
7月30日,瑞幸咖啡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总净收入达到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GAAP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8%,达到17.0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二季度,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门店,门店总数达到26117家。
在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等本土低价品牌的强力冲击下,星巴克的市场份额持续流失。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其在中国连锁咖啡市场的份额已从2019年的34%锐减至2024年的14%。
星巴克中国业绩回暖,但星巴克全球总业绩却在下滑。
数据显示,星巴克第三财季营收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63亿元),同比增长4%;公司净利润为5.6亿美元,同比下滑47.1%;北美同店销售下滑2%,平均客单价上涨2%。
非咖降价+无糖革命,星巴克中国拓宽客群
目前,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蜜雪冰城、古茗等中国咖啡、茶饮企业纷纷加注了中国的咖啡市场。
为应对竞争,星巴克中国近期启动多维度调整。
在中国咖啡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中,星巴采取的降价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用。
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在中国,我们近期所做的调整正在取得成效。非咖产品的价格调整不仅拓宽了顾客群,还提升了午间和晚间时段场景消费。”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对旗下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在内的三大品类、共计数十款非咖产品全线降价,意图进一步打开茶饮等非咖啡消费场景。
据悉,此次饮品价格降幅为2—6元。以大杯为例,平均降幅达到5元。本轮调价后,单杯最低仅需23元。
4月,星巴克中国宣布,专星送服务正式登陆京东外卖平台,星巴克成为首个与京东外卖平台打通会员体系的餐饮品牌。同时,星巴克也积极参与平台的补贴活动,不少饮品跌破20元的价格区间,这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
在产品方面,今年4月,星巴克中国推出了“真味无糖”体系,将原有风味糖浆拆分成0糖的风味浓浆、独立的原味糖浆两种配料,供消费者自由搭配。
在此背景下,“真味无糖”创新体系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至少500余种不同风味和甜度的咖啡搭配。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与个性化的需求,也吸引了美式爱好者尝试“只加风味不加糖”,使得顾客购买频次“大幅提升”。
前不久,“星巴克推出自习室”的消息引发热议。
7月22日,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发文称,“我们在广东部分星巴克门店推’星子自习室’”.
据了解,星巴克自习室不要求付费入座,不限时和不需要预约,门店提供免费电源插座、免费温水。
资深咖啡品牌运营负责人COCO认为:“对星巴克品牌而言,还是要打回‘第三空间’的概念。此前要求‘消费入座’的策略严重背离了这一点。从门店经营角度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吸引顾客进门,进来后再做转化。这是一个争夺客流的阶段。”
而此前,星巴克被曝需要消费才能入座。星巴克官方客服称,星巴克的确有“消费入座”一事,如果不消费会被店员礼貌劝离,但星巴克不会强制顾客消费。
星巴克回应股权变动传闻:正在评估超20家机构
在最新财报业绩会上,星巴克首次正面回应了收购传闻,表示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合作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
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倪睿安强调,星巴克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并指出任何交易都必须符合星巴克的利益。
7月9日,据外媒报道,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已吸引到潜在的股权出售要约,估值高达100亿美元。CenturiumCapital、高瓴资本、KKR等近30家国内外私募股权机构已向星巴克提交非约束性报价。
报道称,星巴克会保留30%的股份,其余股份则由一组买家瓜分,每个买家的持股比例均不超过30%。
COCO预测,即便星巴克中国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部分股权,其“咖啡+茶饮”的产品融合策略方向不会改变。同时,按照中国的逻辑,在运营层面,公司可能会优化门店结构,关闭部分商场店或租金过高、客流不足的门店,转而探索投入更小的“小店模式”,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放宽加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