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特朗普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竟把印度逼得要跟美国划清界限?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前两年美印还称兄道弟,又是要搞“印太战略”,又是喊着要把双边贸易翻几番,结果现在呢?印度民间正忙着抵制麦当劳,政府则赶着去参加上合峰会,连美国心心念念的“印太小弟”角色都懒得演了。这波反转,倒是让俄罗斯捡了个大便宜。
要说美国对印度下手有多狠,看看关税就知道了。特朗普一声令下,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直接飙到50%,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越南、马来西亚这些国家才多少?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的人天天接到几十个电话,全是出口商来问咋办的。就拿那个法里达集团来说,60%的生意都靠美国,现在新订单说没就没了,1.14亿美元的项目直接冻在那儿,厂里两万多工人等着吃饭,老板急得直挠头:“25%关税还能扛扛,50%是真没法玩了。”
更让印度憋屈的是,美国转头就给了巴基斯坦好脸色。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两个月内两度访美,美军参联会主席亲自接见,关税还给到19%的“优待”。这还不算完,美国突然把“俾路支解放武装”定为恐怖组织,要跟巴基斯坦联手反恐。明眼人都知道,巴基斯坦早就说这组织是印度在背后撑腰,美国这一步,简直是指着印度鼻子说“你不地道”。莫迪政府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估计连骂人的心思都有了。
经济上挨揍,外交上被捅刀,印度这口气哪咽得下?民间先炸了锅。电视上主持人指着屏幕骂:“美国才两百多年历史,凭啥对我们指指点点?”街上开始有人抵制星巴克,说要喝本土奶茶;超市里的可口可乐被摆在角落,有人专门找印度牌子的饮料。更逗的是,有人翻出老账:“中国买俄罗斯石油没事,土耳其买也没事,就我们买要加关税?这不是欺负人吗?”
政府这边也不含糊。莫迪直接放话:“印度农民的利益绝不让步。”转头就暂停了美国武器采购计划,还赶着去参加中国举办的上合峰会——要知道,这可是他好几年没访华了。另一边,印度国家安全顾问跑到莫斯科,笑眯眯地说“欢迎普京访印”,能源合作该签的继续签,一点没给美国面子。有印媒说,这是莫迪执政以来对美外交的最低谷,比当年因古吉拉特邦事件被美国拒签还狼狈。
有意思的是,印度这股“去美国化”的劲儿,反倒让俄罗斯坐收渔利。本来美国想逼印度停购俄油,结果呢?印度不仅没停,反而把俄油当成了香饽饽。毕竟谁跟钱过不去?俄罗斯的石油又便宜,运输也方便,印度人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商业行为,凭啥听美国的?”彭博社算过一笔账,要是印度真听美国的话,GDP增速得掉1.5个百分点,莫迪才不傻呢。
军事合作也没耽误。印度该买俄罗斯的武器还买,管美国怎么叫唤。有专家分析,现在印俄在中亚能源通道、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比以前还热络,美国越是施压,这俩走得越近。说起来,俄罗斯也确实运气好,本来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印度这波操作等于给它送了个大礼包。
这时候再看中国,不得不说有点先见之明。上合峰会办得热热闹闹,给印度留足了面子。莫迪来参会,既不用选边站,又能跟中俄聊合作,多好。不像美国,非得逼着人家二选一,结果把盟友逼成了“对手”。复旦大学有专家说,印度这是在玩“左右逢源”,但不管怎么说,能让印度放下身段来谈合作,本身就说明多边机制的魅力——这可比单边施压管用多了。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加的关税还在那儿,印度的抵制运动也没停。有企业开始琢磨把工厂搬到越南、孟加拉国,毕竟50%的关税谁扛得住?莫迪虽然还打算去联合国大会见特朗普,但心里估计也清楚,想让美国松口难了。俄罗斯呢?就偷着乐吧,能源订单稳了,战略伙伴也更铁了。
说起来,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这年头搞霸权可不行了,你把盟友逼急了,人家自有办法找新路。印度“去美国化”能不能成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看来,特朗普这步棋,真是把自己逼到了尴尬境地。而中国倡导的多边合作,反倒成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