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一股源自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热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亚太资本圈。继美国的MicroStrategy(微策略)和日本的Metaplanet之后,将比特币(Bitcoin)纳入公司长期资产负债表的“比特币储备”策略,终于在中国台湾的资本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在短短数日内,先后有两家台湾上市公司——大丰电(6184)与智通科创(8932),以不同的路径,勇敢地迈出了拥抱比特币的第一步。市场对此报以最热烈的回应,相关公司股价应声大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是否意味着台湾资本市场的“比特币化”时代已经来临?一场由上市公司主导的BTC囤币潮,是否即将席卷台股?
台版微策略
打响这历史性第一枪的,是台湾知名的有线电视及宽带服务业者——大丰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丰电,股票代码:6184)。8月13日晚间,大丰电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开创性的决议:正式成立“数字资产委员会”,并将比特币纳入公司的长期储备资产。此举,使其成为台湾第一家公开宣布将数字货币纳入公司长期财务策略的上市公司。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的反应堪称迅猛。8月14日台股一开盘,大丰电的股价便直接锁死在10%的涨停板,来到每股56.1元新台币,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一决策的高度认同与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大丰电并非一家经营不善、寻求转型的公司。根据其最新财报,公司上半年营收达10.78亿元新台币,年增2.2%,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基本面相当稳健。这表明,将比特币纳入资产储备,并非投机之举,而是一家营运良好的企业,在面对全球通膨黏着、传统资产回报不确定性增加的宏观环境下,所做出的一次前瞻性战略布局。
大丰电在声明中表示,比特币凭借其固定的供给量、去中心化的架构以及全球性的高度流动性,已被誉为新一代的“数字黄金”,在多变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中,能为公司资本带来更高的稳定性与灵活度。为了确保此策略的稳健执行,新成立的“数字资产委员会”将由董事戴永辉担任召集人,成员涵盖风险管理、法务、资安及策略等核心部门,负责制定资产配置原则、风险控管机制及信息揭露规范,并强调该投资额度将与日常营运资金完全切割,确保核心业务不受影响。
大丰电的这一举动,被市场普遍视为“台版微策略”的诞生。它的示范效应极其强大,为其他仍在观望的台湾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参照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跨境金融棋局
就在大丰电引爆市场话题的同时,另一家台湾上市公司——智通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932),则以一种更为复杂且国际化的方式,切入了比特币储备赛道。
8月15日该司发布公告,智通科创董事会8月8日已经正式启动“比特币资本策略+跨境金融”的双引擎模式,成为台湾首家采取比特币资本投资策略的上市公司。具体而言,智通科创的布局分为两大核心:
这两项决策的结合,清晰地勾勒出智通科创的宏大蓝图。它不仅仅是为了持有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更是要将比特币作为一种生产性资产,与其在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金融科技业务深度整合。未来,智通科创可以探索推出跨境结算、加密资产抵押贷款、Web3支付等创新服务,为公司开启全新的营收增长曲线。
这一“资产储备”与“业务应用”相结合的双引擎模式,同样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反馈。自公告发布后,智通科创的股价与成交量同步显著放大,显示市场对其复杂而长远的战略布局,给予了高度肯定。
囤币潮已至?
大丰电的直接储备,与智通科创的间接投资及业务整合,代表了上市公司拥抱比特币的两种不同路径,但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清晰的趋势:比特币正在从一个小众的另类资产,逐渐走入传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这股浪潮是否会演变成一场席卷台股的“BTC囤币潮”?目前下定论或许为时过早,但几个积极的信号已然浮现: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包括相关会计准则的确立、税务规范的明确化,以及如何向传统投资者解释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等。然而,2025年8月的这两起事件,无疑已经为中国台湾的资本市场,翻开了资产配置多元化的崭新一页。比特币的种子已经播下,市场正屏息以待,看它是否会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