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除了特朗普和普京之间的谈判外,莫迪月底的行程无疑是国际间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从美国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以来,印度的外交政策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尤其是莫迪宣布即将访问中国这一消息,更是让人看到印度似乎不再一味迎合美国的迹象。
然而,莫迪是否能够如愿访问中国,仍需看中方的态度。幸运的是,最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表态给了印度政府一个相对安心的信号,让一直承受美国关税压力的莫迪终于松了口气。王毅外长的这番话究竟包含了什么?印度态度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全球的政治格局呢?
事实上,早在一周多前,特朗普就签署了总统令,决定对印度加征50%的关税。这一关税的初始设定是25%,但随着印度未做让步,美国对印度的压力不断升级,关税比例也被提高至50%。如此高的关税无疑将减少印度向美国的出口,并对印度的经济产生重大冲击。而美国加征关税的背后,部分原因与俄罗斯因素密切相关。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表示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而随着俄军在前线取得的进展,特朗普显然意识到若再不采取行动,调解冲突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于是,特朗普决定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对其他国家施压,而长期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成为了美国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美国加征关税之前,特朗普曾多次威胁印度,要求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否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经济制裁。最初,印度以为美国的威胁不过是空谈,但当50%的高额关税真正落地,印度才意识到美国并非空口白牙。在这种情况下,莫迪不得不意识到,单纯讨好美国并不能为印度带来实质性的利益,反而可能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长久以来,印度在国际事务中一直游走在中美之间,试图在两大国之间维持平衡,谋取最大利益。然而,这种策略也使得印度在两国关系波动时,难以有效抵御外部压力。比如,这次中美贸易战就使得印度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一度让印度难以抉择。但这一点,也加深了印度向中国靠拢的决心。在美国决定加征关税之后,莫迪毫不犹豫地宣布将访问中国,显然是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向美国施压。毕竟,特朗普一度试图将印度拉入美方阵营,但莫迪此举无疑让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筹码大为减少。
虽然莫迪表态要访华,但访问的实现仍需要得到中方的同意。幸运的是,最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作出了回应,表示将适时发布相关消息,并强调要推动中印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尽管这一声明并未直接确认莫迪访问的消息,但按照惯例,只要没有明确的否定,通常就意味着这一消息基本得到确认。因此,莫迪的访问计划似乎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如果莫迪此行真的能够改善中印关系,那么这对两国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此次莫迪访问中国,无疑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个突破口。而印度媒体也已确认莫迪的访华行程,表明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更为重要的是,莫迪将参与上合组织在天津召开的峰会,这为印度与上合组织的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印度在上合组织决策中的话语权。
美国对印度的施压不仅未能让印度屈服,反而坚定了印度与中国合作的决心。部分媒体分析称,莫迪之所以决定访华,实际上是美国的压力将印度推向了中国的怀抱。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印度时,特意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库马尔·多瓦尔会谈,后者是莫迪最信任的核心幕僚之一,负责中印边境事务。如此重要的会晤,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中国愿意加强与印度关系的信号。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一直较为密切,甚至曾一度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向印度出口的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帮助印度工业化进程,而印度则向中国提供农产品和医药原料,双方互为依赖,合作关系稳固。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莫迪真的愿意与中国打破僵局,加深合作,双方的贸易关系将进一步发展。当前,中印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美印贸易额,未来如果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中印贸易有可能再次上升,印度也可能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此外,若印度加入到“去美元化”的行列,那么对美元霸权的冲击将比其他小国更为显著,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将受到进一步的削弱。这显然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如果莫迪决定彻底与美国决裂,转而拥抱中国,特朗普或许会对将印度推到这个决裂的边缘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