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中,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正在上演:那些在上市前并不被一级市场看好的消费类公司,却在上市后大放异彩,成为股市中的明星。老铺黄金,这家专注于传统黄金饰品设计与制作的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2023年,老铺黄金的创始人徐高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苦等多年的A股市场,转战港股。彼时,这家成立了14年的公司从未进行过任何融资。然而,就在其Pre-IPO轮融资时,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却显得犹豫不决。尽管徐高明持开放态度,但大多数投资人还是选择了观望。
唯一坚定入局的,是黑蚁资本。在合伙人级别的投决会上,老铺黄金全票通过。随后,尽调、协议谈判、估值协商等流程迅速完成,黑蚁资本以52.25亿人民币的估值领投了1.75亿元。这也是老铺黄金收到的唯一一张领投TS。豫园股份,作为老铺黄金在上海唯一门店的所在地母公司,也参与了此轮融资。但除此之外,其他投资人大多选择了离开。
然而,上市后的老铺黄金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其股价一路攀升,伴随着节节高升的金价,老铺黄金成为了港股消费股中的佼佼者。关于这家公司的“共识”终于在二级市场形成,与此同时,一级市场中的投资人却开始感到悔恨。某顶级VC创始合伙人甚至言辞激烈地批评了消费组,原因正是“丢了老铺”。
老铺黄金的成功并非孤例。同样在港股上市的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等公司,也展现出了类似的趋势。这些公司在上市前并不被一级市场看好,但上市后却凭借出色的业绩和独特的定位,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它们的股价一路上涨,成为了股市中的热门话题。
港股市场的“情绪”变化,成为了推动这些消费类公司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A股市场IPO排队公司的减少,以及港股市场对消费企业的包容度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企业选择赴港上市。同时,外资的回流和人民币的坚挺,也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港股市场的情绪达到了巅峰。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那些增长好、利润高的消费公司,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即使在一级市场中被忽视,但只要能够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就有可能成为股市中的明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等公司,在上市后能够迅速赢得投资者的认可。
然而,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们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在这些公司上市前没有看出它们的潜力?是因为自己的投资理念过于保守?还是因为市场变化太快,自己无法跟上节奏?无论如何,这些消费类公司的成功上市,都给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在未来的市场中,消费类公司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那些能够抓住消费者痛点、提供独特价值的消费公司,仍然有可能成为股市中的明星。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关键是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捕捉这些公司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