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一番评论揭露了特朗普的一些真实情况。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在经济贸易领域将会战胜美国,而俄罗斯则很可能在军事冲突中击败美国。这样的言论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思,是否意味着美国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竞争中已然处于下风?匈牙利总理的说法又能说明什么重要问题?
根据匈牙利媒体《今日匈牙利》的报道,在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基会晤之前,特朗普向欧尔班请教了一些观点。特朗普在交谈中提到欧尔班对俄乌战争的看法,后者指出乌克兰根本无法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获胜。此外,欧尔班还将俄罗斯在军事上的经验与中国在经济贸易上的优势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强调了竞争态势的严峻性。在这一基础上,欧尔班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在贸易上有能力胜过美国,而俄罗斯也可以通过战争将美国置于不利境地。
这一观点显然让特朗普感到不悦,他试图通过夸耀自己的关税政策来反击,声称自己已经为美国创造了上百亿美元的收入。然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的代价是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的。根据最新的专家报告,美国企业承担了64%的关税成本,而消费者则需承受22%的负担,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数字在即将到来的10月份还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这意味着消费者面临的关税压力只会持续加大,美国的物价持续攀升正是强有力的证明。
当然,这也是特朗普在关键时刻决定签署相关协议的原因之一,他明白如果关税政策恢复,那么消费者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将变得愈加严重,国际投资者也可能会因此失去对美国市场的信心。显而易见,随着接近11月10日的最后期限,双方都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利益以及两国之间的合作方式。因此,特朗普迫切希望能够推动俄乌冲突的解决。这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使得欧尔班的观点,即中国在贸易方面有可能战胜美国,显得尤为合理。
有趣的是,特朗普似乎对这一观点有所接受,他会说:“中国不会通过贸易打败我们,至少在我担任总统期间不会,是真正的拜登让中国获得了优势。”在他眼中,似乎把这一切都归咎于政治对手。而在处理与日本、欧盟、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的关系时,特朗普常常表现出强硬的一面,随意加征关税,完全无视这些国家的感受与尊严。
然而,当特朗普面临需要中国这个国家的支持时,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曾赞美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并称赞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对美方的帮助,甚至表示中美联合可以解决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样的双标在政治中并不罕见,但细心的人会发现,特朗普对待俄乌战争中的普京与泽连斯基的态度亦有鲜明对比。他对普京的言辞相对温和,甚至在某些时候试图拉拢俄罗斯以共同对抗中国,而对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却是口诛笔伐,批评其“没有民主选举的合法性”,甚至指责其“玩弄美国”。
至于欧尔班提到的“俄罗斯通过战争击败美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在拜登执政期间,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多轮经济制裁与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未能够使俄罗斯崩溃;另一方面,特朗普竞选期间自信表示可以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但时至今日,他对这一问题的表态却是反复无常。
综上所述,欧尔班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应当更加谨慎地思考这位老友的忠告。现阶段,国际局势愈加复杂,进行谈判时不应留有太多心机,因为中国始终秉持着“谈判可以敞开大门,若要开战则奉陪到底”的原则。同时,特朗普目前亟需抓住中美关系暂时缓和的机会,努力推动俄乌问题的解决,确保这一过程是彻底与持久的,尽管可能涉及双方利益的重新分配,却应确保俄罗斯与乌克兰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