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全球第四大车企的Stellantis集团,正在经历其成立以来最黑暗的时刻。忙活了半年,不仅不赚钱,而且还大亏190亿元。这个数字就像一个锋利的刺刀,划破了“汽车帝国”的华丽外衣,露出里面的恶性病灶。
Stellantis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堪称一场“财务灾难片”。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团营收为74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850亿欧元同比下滑13%;净利润由正转负,从去年同期净赚56亿欧元,到如今净亏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0亿元),同比暴跌141%。Stellantis也承认,今年上半年“困难重重,关税、外汇波动及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等外部压力持续加大”。
事实上,Stellantis集团的困境并非一蹴而就,去年就已经风雨飘摇了。数据显示,2024年Stellantis净营收为1569亿欧元,同比下滑17%;调整后营业利润为8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55.47亿元,降幅64%;更为惨淡的是,净利润为55亿欧元,同比锐减70%。进入2025年,Stellantis不仅没能从“锐减70%”后实现触底反弹,反而一头扎进了深深的亏损泥潭。
Stellantis集团其实是汽车业并购的产物,说人话就是抱团取暖的结果。2014年,意大利菲亚特(FIAT)和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合并重组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集团,即车圈大名鼎鼎的FCA集团。2019年,FCA和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签署联合协议,宣布双方以50:50的股比进行合并。2021年,FCA与PSA合并完成,Stellantis集团开始正式运营。
作为意、美、法三国车企合并而成的汽车集团,Stellantis很大,旗下拥有14个汽车子品牌:阿巴斯、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雪铁龙、道奇、DS、菲亚特、Jeep、蓝旗亚、玛莎拉蒂、欧宝、标致、RAM、沃克斯豪尔,为全球拥有最多汽车品牌的车企之一。2024年,Stellantis整体销量高达554万辆,在销量排行榜上仅次于丰田、大众和现代起亚,堪称全球第四大车企。
从全球第四大车企到净利润崩盘,Stellantis的困境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危机的“共振效应”。首先,全球市场的集团“塌方”。北美曾是它的“利润粮仓”,但由于需求疲软和定价失策,叠加美国关税政策等原因,导致Stellantis在该地区的销量断崖式下跌。欧洲大本营失守,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6%。在华市场则更惨,随着广汽菲克退市,Stellantis集团在华仅有神龙汽车一家合资品牌,处于极度边缘化的境地。
其次,电动化步伐慢如“老牛拉车”。当全球车企都在“all in”电气化智能化时,Stellantis的转型却犹如踩刹车。虽然也推出了一些电动车型,例如Jeep Avenger EV、标致e-3008等,但因为产品力拉胯等问题,它们并未掀起多大波澜。最后,管理层动荡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难看的经营业绩下,前CEO唐唯实被迫辞职。今年6月份,Antonio Filosa成为接替者,面临诸多挑战。
Stellantis的崩盘,本质上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典型困局”:规模优势敌不过技术变革,传统燃油车无法再赢得用户青睐。当14个品牌的“汽车家族”集体陷入迷茫,当“全球第四”的光环变成沉重的枷锁,我们不得不追问: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大”还是不是车企的生存法则?或许答案早已写在市场的反馈里。Stellantis若不能在电动化赛道上“换道超车”,等待它的,或许不只是亏损,更是被时代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