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nugasane
周末美国暗示要降息,今天A股又热闹喧天,牛气扑面。
市场太硬、太强了...
把空头按在地上摩擦。
比如说,今天成交量突破了3万亿;
比如说,很多人觉得今天该回调了,市场确实也一度出现了放量下跌。
挺危险。
但,跌了没一会,居然又顽强地V了回来,势头还更盛了。
再比如说——
今天的上涨,雨露均沾了。
除了极少数的行业还在下跌,几乎所有指数都在涨。
科技、资源、医药这些自然不用说,连白酒和房地产都在送温暖了。
只要你买股,今天都能感受到牛市气息。
我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我是收息股为主嘛。
在牛市里属于典型拖后腿的人,温吞迟钝,进三步退两步。
但,连我这种“老破大”型持仓,今天整个账户居然都涨了1.5%
只能说,A股它变了。
以前柔弱的林黛玉,现在能倒拔垂杨柳了。
二
当然,一两天的表现,也说明不了啥。
很多人还是觉得牛市不可持续。
觉得——上涨只是假动作,把足够的人骗进来了,就该杀了。
这个杀猪的时刻还远不远?
大伙还是会迟疑:
我手里的基金/股票已经涨很多了,要不要卖掉呀?
不卖,又被套了怎么办。
不卖,牛又断崖式结束了怎么办。
大伙都是被“大A式疯牛”玩弄过的命苦人,精神创伤太严重了
我还是劝大伙:
实在忍不住心慌,可以卖一部分落袋为安。
但,市场里还是保留一些仓位的好,保持半边、大半边屁股在车上。
哪怕再颠簸,别完全下车。
牛市熊市的气味完全不同,留在车上可以有更明显的感受。
牛市的气味就是:
市场对利好很敏感。
牛市中对任何的利好因素都特别敏感、反馈得都特别快。
不管是好业绩、还是好消息,还是莫名其妙的一句好话。
市场立刻上涨来回应。
比如——
上周五AI概念股涨得很猛,芯片ETF(159995)大涨了9.98%
所有科技相关的ETF都在涨。
虽然科技本来就很猛,这种涨法,还是让大伙目瞪口呆了。
原因就是,周五有一个利好消息:
deepseek发布了一个新版本,公司说,这个新版本是专门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而设计的。
一句话,给芯片股点了一把火。
再比如最近是中报季,上市公司纷纷拿出了中期业绩。
我自己这些天是筛出了几十个中报优秀、增长迅速的公司,本想慢慢研究下。
有合适机会再调仓买入。
但:
中报一出,这些公司的股票马上大涨甚至涨停。
完全不给我机会。
8月以来,这些公司有涨30%多、40%多的;
甚至还有发布了中报之后,连着好几天涨停,大涨80%多的。
别说慢慢研究了,就算我蒙着眼睛往里冲,都只来得及买一丢丢。
车就飞起来了
还有,今天涨得最好的,除了AI概念之外,还有一个:
资源股。
比如有色金属ETF基金(516650),大涨了4.8%
因为美国暗示要降息,强烈刺激了 资源股。
我自己比较看重铜,铜行业的龙二周五晚上刚出了财报,中期业绩增长了60%多。
利好叠加着利好,市场反应更热烈。
有色金属ETF基金(516650)的重仓股里,铜的龙头、龙二今天又是7%、8%的上涨。
怎么说呢,在牛市投资的心情就是——
有一种幻象感。
感觉自己成了股神,看好什么,买什么,什么就涨到飞起。
正反馈满满,情绪价值足足的。
原来投资也没这么难嘛!
所以在牛市中,如果你持有的股票有很强的预期牵引,或者是有实打实的业绩,那市场早晚都能看到。
不会埋没。
反观熊市呢?
就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憋屈感:
明明业绩很好啊,明明估值足够低了,明明公司在使劲盈利呢。
为什么,为什么还是跌个不停。
为什么市场就是看不到?
吐血、自闭、抑郁。
不断被锤、千锤百炼,苦练防守神功、习得逃命大法。
练就了一脸苦逼的老股民相。
ps.
所以,牛市转熊时的经典死法是——真以为自己是股神了。
飘了、荡了。
胆子越来越大,加仓越来越多。
然后调整终于到来。
被断崖式收割。
而熊市转牛时的经典死法是——怕高都是命苦人
亏多了就苦苦熬着。
盈利10%、20%就战战兢兢,想着跑路。
慢慢地就被甩下车了。
亏损无下限,盈利却锁死了上限。
。。。
当然,还是提倡别盲目乐观,得留一份清醒:市场短期涨多了,回调是正常的。
别让股市波动,对自己家庭造成重大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