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鸭脖事件后续:联合调查组成立,学校犯错三大原因,胡锡进一针见血
近日,江西“鼠头鸭脖事件”连日里持续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涉事学校江西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堂问题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看来势必要一查到底了。
从整体事件脉络上看,涉事校方以及地区监管部门等多方回应,这波一系列操作反而显得欲盖弥彰,将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一名学生来到下课后到校堂就餐,在一家档口点了一份鸭脖饭,发现其中一个“鸭脖”酷似老鼠头。
随后学生找到食堂工作人员,并且希望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给出的回应让他有些懊恼。
本来这件事情完全可以以大化小、小事化了,假如是一般餐馆,顾客提出质疑,首先会出面道歉,之后更换菜品、继而免单,一般顾客便不会再追究。
显然校方食堂的工作人员和外面一般的店员不一样,平时处理问题上一直趾高气昂,面对学生指责岂不是失了“颜面”。
于是工作人员把矛头指向了学生,认为他在无事生非,并且反驳道:看错了吧,明明是鸭脖,哪来的老鼠头。
面对如此回应,学生也是敢怒不敢言,花钱吃饭吃出问题,对方不承认错误,反而倒打一耙,这口气怎么咽得下。
于是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吃出老鼠头”的视频被顶上了热搜,随后引起连锁反应。
原因一:立即发出情况通报,对该视频内容进行强行解释,确实是鸭脖无疑。
原因二:对学生进行做思想工作教育,并让该学生做出书面说明和发布视频澄清。
原因三:区监局派人调查送检,为该学校发声,经过有关人员核实,确认是鸭脖。
就这三个原因我们一一分析,校方是如何将自己推入“深渊”的。
第一点,该校这篇通报给出的结论过于简单草率,无任何具体事实依据,也没有给出清晰图片做出分析解释。
相比之下,学生给出的视频图片清晰明了,有理有据有真相,对比这份声明,谁的说服力更强显而易见。
第二点,不久之后,当事学生做出书面澄清,简直把网友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当天发现“异物”的学生,还证据确凿地向校堂工作人员讨要说法,过了第二天自己就给推翻了,你说没受到胁迫都没人信。
网友表示:这是在侮辱智商,把我们当成傻子了。也有网友调侃:必须是鸭脖,不然毕业证恐怕拿不到。
答案显而易见,校方做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啪啪啪自己给自己打脸了。
第三点,区监局给出的结论也不能说明有问题,毕竟出事之后区监局立马派人核实,并将“异物”送入专业检测机构查验,至于“异物”是否存在“狸猫换太子”也无从查证。
区监局本身拿到的样品就是鸭脖。因为经过区监局反复仔细比对,专业检测,确认的结果就是鸭脖。
但问题也是出在这,校方和区监局给出的回应实在太过轻视草率了,一纸文字说明与口头澄清,实在缺乏说服力。
校方和区监局给出的答复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一旦公信力被质疑,那势必会持续发酵,事情越闹越大。
眼看情况不妙,校方立即给出了一个“聪明”的解决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个“以毒攻毒”。
这个解决办法是对内事先编辑好对校方有利的评论点评,对外复制粘贴这些评论发布到网上,强行洗白,试图改变舆论走向。
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互联网,无异于是蚂蚁对大象,太自不量力了。
更糟糕的是,没想到群里内部人员有“内鬼”,把这件事给抖了出来,自证清白的做法估计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鸭脖鼠头”事件被持续顶上热搜,讨伐声不断,某高校的一位从事啮齿类动物专家的看法直指校方:
以30年的研究经验,如果图片真实,就这个角度就可以判断,80%的概率认定这就是鼠头。
动物专家的话无疑给校方“雪上加霜”,似乎压垮了校方最后翻身的机会。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另一位学生又给校方一剂“猛药”,同一个楼层,该校学生在食堂就餐的菜里吃出了大青虫。
这次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比较快,学生拍摄途中就立马给端走了,并提出赔偿,但后续情况不得而知,估计去做思想工作了。
据悉,此类事件学生早已习以为常,校堂经常有“异物”来袭,如钢丝球、毛发、小虫子等。因此几乎每个月校方都会收到大量投诉。
敢情这件事是越闹越大了,如果这件不彻底解决,不给大家一个交代,恐怕公信力会渐渐衰落。
如今这件事引起了省级部门的重视,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鸭脖事件。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该校近况如何?
通过实地探访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记者发现,校门外来来往往的都是外卖员,而该校校门一直处于禁闭状态,学生只能隔着门栅取餐。
显然这件事对学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采取“封闭式”管理,降低舆论对学校的冲击,想尽快平息此事。
据该校学生透露:由于“鸭脖事件”在一楼发生的,大部分学生都不在这层就餐,而是去了二楼,即便这样,人也不是很多。
目前,学生大部分解决吃饭的问题都是点外卖,每到饭点,都有学生成群结队的去门口拿餐。
学校方面也提出了最新规定,严禁学生们讨论关于校内食堂的问题,否则按校规处理。
这起“鼠头鸭脖”事件,社会各界知名资深媒体人、主持人、大V站出来发声,其中就包括老胡胡锡进,他的观点鲜明准确。
他认为:有关部门在处理事情的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关键证据和说服力。简单来说,就是基层部门领导的业务能力不太行。
如果这个“异物”真是老鼠头,那当时学生提出质疑时,认识到错误并道歉赔偿,事情绝不会发现到现在的地步。
同时老胡不免有些担心了起来:如果类似老鼠头的“异物”在整件事情里已经被处理掉或者不存在了,那势必会影响调查进度,给取证带来很大的阻力。
但老胡还是对查明真相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调查组的介入,这件事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让真相水落石出。
大家认为“鼠头鸭脖”事件最终的走向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到底是鸭头还是鼠头?一查到底还是不了了之?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