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费市场的权力版图正经历板块撕裂,曾经被西方巨头垄断的护肤美容帝国,正被中国品牌的利剑刺破苍穹。据Euromonitor战报,2024年国货化妆品市占率突破55.2%,销售额同比激增21.2%。这不仅是市场份额的易主,更是一场由科研硬实力与文化话语权双重驱动的产业革命:华熙生物以6.8%研发费用率碾压国际巨头1.5%~3.5%的行业基准;珀莱雅双抗精华以早C晚A重构抗老赛道;相宜本草携《本草纲目》千年智慧迂回包抄国际护肤品腹地。
随着中国品牌军团的份额逐步赶超全球护肤巨头之时,一个更加重要的命题浮出水面:在当今全球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在话语权层面,中国品牌又该如何突破外资势能压制,从“跟随者”跃升为“引领者”?针对此问题,我们联系到了东极定位创始人、民族品牌专家王博。
王博曾成功助力飞鹤奶粉、猫人内衣、相宜本草、樊文花、三棵树、背背佳等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业内标杆。他率先鲜明提出:“商战本质,乃在于概念之争。”在他看来,外资品牌的优势,并非仅因技术或资本,更在于其牢牢掌握着全球消费者心智中的价值定义权。而中国品牌的崛起,必须从夺回话语权开始。
商战本质,乃在于概念之争
王博讲到,中国品牌早已走过代工贴牌的初级阶段,正迈向引领科技、定义标准、主导话语权的新纪元。然而,真正的突破不仅始于产品与科技的领先,更始于话语权的争夺。简而言之,中国企业要打赢一场场概念之战。
差异化概念,表面看只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但本质是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所要占据的战略制高点。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认知锚点,决定了用户如何看待你、选择你、传播你。在全球市场,产品可以复制,技术可以追赶,但认知优势难以短时间颠覆。
民族品牌的概念之战,就是用一个更贴近本土文化、更符合消费直觉的认知框架,抢占顾客心智中的制高点概念,从而重构行业竞争规则。它不与对手在价格、渠道、广告上硬碰硬,而是在认知层面实现降维打击。
而这也正是王博自东极创业多年以来所一直坚守的,在战略定位咨询的同行们纷纷搞重度服务和运营护航的时候,王博仍坚信差异化概念的战略价值,仍选择聚焦差异化概念提炼,聚焦服务民族品牌。这一坚守也让东极定位引领全球概念咨询,跻身中国单项收费最高的定位机构,项目报价高达千万。
王博解释道,找到一个正确的概念看似简单,实际很难。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是对产业本质性规律的深刻洞察,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扎实的市场调研。很多人把品牌竞争理解为产品战、价格战、渠道战,但这些只是表象。真正的战场,在消费者的心智里。概念是什么?它是一个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占据的那个第一认知。比如提到矿泉水,很多人会想到农夫山泉;提到怕上火,会想到王老吉。这些不是简单的广告语,而是用户心智中的战略制高点。
2015年,王博为飞鹤提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一强大的差异化概念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重构了婴幼儿奶粉品类的竞争规则与价值范式,把“进口=更好”的心智垄断打破了,转而建立“中国宝宝需要中国配方”的全新价值共识。六年时间,飞鹤从30亿做到200亿,超越所有外资品牌,靠的就是差异化概念的胜利。
定位中草药护肤,神奇概念助力相宜本草竞争破局
在护肤品产业,国货品牌相宜本草也曾经深受“植物护肤”的同质化竞争之苦,虽然产品力很好,但内有百雀羚天然草本不刺激的相同生态位竞争,外有国际大牌欧莱雅等科技与品牌力双重碾压。在此背景下,相宜本草倍感压力,如何打破竞争困局成为相宜本草的核心战略课题。
经过系统产业调研,王博发现,相宜本草创始人封帅来自中医世家,相宜本草的主打产品系列如红景天、百合、山茶花油等都属于知名的中草药。所以王博提出,应把相宜本草中的“本草”概念,从《本草纲目》这一重要的文化瑰宝当中挖掘出来,转化为一个简单易懂的差异化概念——中草药,也即是说,本草意指中草药,相宜本草应鲜明定位于“中草药护肤专家”,从而与百雀羚以及其他国际大牌鲜明区分开。
概念之争的威力,就在于借助常识认知,撬动人心。王博指出,清晰定位于中草药护肤专家,可鲜明彰显出相宜本草所用的植物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中草药植物,不仅安全,更有实效。显然,从心智认知的角度来看,中草药护肤的竞争势能更高。
大国崛起时代,最有力量的定位是代言中国。中华医药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拥有丰富的美容护肤智慧。王博指出,在护肤品产业,谁能充分挖掘数千年的中华医药智慧,谁能代言中国的中草药护肤,谁就有机会成为强势代言中国的民族护肤品牌。
在“中草药护肤”这一差异化概念的引领推动下,相宜本草成功入选央视大国品牌。同时,作为承接此概念的战略单品小红瓶——红景天精华液,连年实现大幅增长,相宜本草顺势跻身护肤产业国潮趋势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