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识局
9月1日,长春高新罕见涨停,股价涨至113.37元,创近半年新高。
实际上,上周五晚发布的长春高新半年报并没有什么惊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微降0.54%;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85%。
长春高新能够高开涨停,是因为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给出的高调预期:今年,创新药产品收入和创新药海外授权收入将突破10亿元,明年进一步突破15亿元,到2027年,其他收入将首次超过传统生长激素业务收入。
此前长春高新就放话,预计子公司金赛药业开发的伏欣奇拜单抗将替代生长激素,成为公司下一个大单品。今年6月30日,伏欣奇拜单抗终于获批上市,定价高达8988元/支,公司预计峰值销售额可达50亿元。这给了市场期待的空间。
业绩会上,公司还披露了临床管线进展,并重点介绍了ADC技术平台,表示目前长春高新已有的ADC管线已经吸引了诺华、强生、辉瑞等跨国巨头的接洽,预计BD首付款可达2亿美元以上。公司还计划在2026年开启港股IPO。
重磅单品+潜在BD+港股IPO,三大热门概念齐下,长春高新终于反弹了。
长效水针迎来竞争
长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54.6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7%。但由于销售费用等大幅增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大幅下滑,较上年同期降低 37.35%。
2024年金赛药业的业绩也不好,首次交出一份收入、净利润双降的年报,其中净利润同比降低超4成。今年上半年,金赛药业延续收缩的趋势。
2022年起,短效生长激素粉针、水针相继遭遇集采,再加上经济不景气,自费市场消费疲软,金赛药业“生长激素增长失速”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今年金赛药业的市场环境更不乐观,最贵的长效水针也迎来了竞争者。
今年5月,特宝药业开发的长效生长激素“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获批上市,5mg 规格的挂网价格为1798元/支。而金赛药业6mg规格的长效水针市面上价格约3500元/支,在特宝药业面前并没竞争优势。
好在特宝药业的销售团队还在逐步搭建中,还没对金赛药业构成实质性威胁。
但这只是个开始,下半年可能有更多长效水针品种陆续上市。今年7月,安科生物披露,与维昇药业合作开发的隆培促生长素产品预计会在下半年获批;诺和诺德长效产品在国内的上市申请也早已获得受理。
业绩会上,公司管理层面对外部竞争,只好推说“特宝药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存在超适应症使用的现象,公司将依托品牌、临床覆盖等优势维持市场地位”。
金赛药业已经决定“将适当调整价格”,并开拓成人市场应对竞争。公司预计2026年生长激素业务就将触底反弹。
披露BD授权计划
金赛药业还有三款新品上市,分别是伏欣奇拜单抗、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小儿黄金止咳颗粒。
伏欣奇拜单抗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款,曾被公司称为“下一个生长激素”。今年6月30日这款药刚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获批抗人IL-1β单抗药物,用于反复发作的痛风镇痛消炎。
IL-1β是一个鲜有企业开发的靶点。国际上,诺华开发的卡那奴单抗是全球首个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IL-1β抑制剂,但至今未进入国内市场。除了金赛药业,目前只有三生国健研发的一款同靶点药物开发了痛风适应症,今年6月刚刚申报上市。
业绩会上长春高新介绍,伏欣奇拜单抗上市后临床反馈效果很好,今年应该能有1亿元左右的销售额,明年预计将达到6-10亿元。目前该产品已经通过医保国谈的形式审查,如果顺利通过国谈,预计将领先第二序位竞争对手两个国谈周期。
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则是一款针对癌症恶病质的新药。长春高新预计这款药今年也能有1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国谈也在准备中,如果顺利通过进入医保目录,将快速放量,2026年预计能达到5亿元销售额。
除了已经上市的新药,金赛药业还在业绩会上重点介绍了公司的研发平台和临床管线。尽管多数管线还处于临床早期,但公司对其寄予厚望,表示这些管线大部分为全球best-in-class,少数为first-in-class。其中一款针对前列腺癌开发的B7-H3 靶点ADC产品已经吸引了诺华、强生、辉瑞等跨国巨头的接洽。
长春高新计划,2025-2030年计划每年新增10-15个IND,到2030年海外授权收入目标为50-80亿元。
撰稿丨李傲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丨晨曦
插图丨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