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推动寒武纪股价大幅下跌,包括指数权重调整、前期获利盘落袋为安、短期基本面和股价脱离、市场担忧情绪加重等
文|《财经》记者 杨秀红 张建锋
编辑 | 杨秀红
9月4日,寒武纪股价下跌14.45%,报收于1202元/股,总市值蒸发近850亿元。这是寒武纪自2020年7月20日上市以来,有史以来第四大跌幅,也是其今年以来的第二大跌幅。
此前不久,寒武纪因营收增长超过43倍,股价被推上历史新高,达到1595.88元/股,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引发市场关注。
在公司股价屡创新高的8月,寒武纪曾两度发布风险提示公告。8月29日,寒武纪在风险提示公告中称:“8月28日,公司收盘价为1587.91元/股,相较于2025年7月28日收盘价上涨133.86%,公司股价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其同时表示,2025年8月28日,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5117.75倍,市净率为113.98倍,公司所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新滚动市盈率为88.97倍,市净率为5.95倍,公司滚动市盈率、市净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此次寒武纪股价为何出现大幅下跌?市场普遍认为,这与科创50指数样本股权重的调整密切相关。
2025年8月29日,上交所宣布将调整科创50指数样本,于9月12日收市后生效。根据指数编制规则,单个样本权重不得超过10%,且前五大样本的权重总和不得超过40%。截至2025年9月2日,寒武纪在科创50指数中的权重已高达15.42%,较10%的上限超5.4%。
寒武纪今年以来股价走势 来源:Wind
Wind(万得)数据显示,9月3日-4日,寒武纪股价连续两日累计下跌近20%后,其在科创50指数中的权重依然高达15.396%。
科创50指数的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调整日分别为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按照这个规则,下一个调整日为9月12日收盘后。
根据Wind数据,当前跟踪科创50的基金产品为1890.30亿元。据此计算,不考虑股价涨跌及其他因素,要将寒武纪权重从当前的15%降低至10%,相关产品要被动卖出寒武纪的规模约为100亿元。如果考虑寒武纪的股价大幅下跌,市值减少,所占权重自动下降等因素,则基金需要被动卖出的规模也会相应缩减。
事实上,被纳入关键指数,曾被认为是寒武纪股价此前屡创新高的一大原因。
目前,寒武纪已被纳入上证50、科创50、沪深300、中证A500等多个指数的成分股,今年3月还被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市场普遍认为,指数化投资助力连续亏损八年的寒武纪股价一路创下新高。
根据寒武纪的半年报,寒武纪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除了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天石、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还包括多只指数基金,如华夏上证科创板50指数基金、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指数基金、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基金、华夏上证50指数基金等,这些基金均在二季度买入或者增持了寒武纪的股份。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跟踪科创50指数的基金有两家,合计持股比例达到4.8%。按照上交所对科创50指数的调整规则,这些基金不得不被动减持寒武纪的股票。
数据来源:Wind
除了指数权重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寒武纪9月4日的大跌还有几点原因。
“首先,股票涨多了必然要调整,要知道寒武纪从7月初的最低点520元/股涨到9月初,最高的时候到1595元/股,短短两个月时间股价就翻了三倍,股价涨多了必然会迎来调整。此外,叠加九月存在不确定性事件扰动,前期丰厚的‘盈利盘’也选择在这个节点上兑现。另外,近期部分科技ETF也发布限购公告,‘买盘枯竭’的情况下,股价出现调整也是必然的。”广东小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黎仕禹对《财经》表示。
资深投行人士侯大玮亦告诉《财经》,“寒武纪股价下滑,其中一大原因是短期涨幅较大,加之大盘连续上涨进入调整周期,股价调整实属正常。”
在其看来,目前芯片炒作的核心逻辑,就是国产算力,寒武纪对于英伟达的替代。所以公司估值不能用传统的估值方式去判断,更多受大盘环境、未来的预期和市场情绪周期影响。
不过,寒武纪基本面和股价的偏离,引发市场对公司股价过高的担忧。
根据公司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按预估计算,2025年,公司净利润大概在20亿元-28亿元左右,估值已达200多倍。这表明,当前寒武纪的公司的估值在透支未来业绩。从短期看,当前公司股价处于‘超买’阶段。”黎仕禹表示。
不过,他表示,从长远来看,寒武纪的业绩和股价依然可期。
近期,高盛上调了寒武纪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至2105元/股,报告中指出,寒武纪2028年AI(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将达到100万颗,对应业绩大概为160亿元净利润。
“如果按照50倍-70倍估值(对标英伟达)来算,未来寒武纪大概率可能会成为万亿市值的公司。随着国内巨头公司阿里、腾讯和字节等加大对于AI资本投入,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巨头,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公司未来业绩预期还是比较好的。”黎仕禹认为。
8月27日,寒武纪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利润总额达到10.38亿元,同比增长294.63%;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寒武纪解释称,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公司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视觉中国
多重因素推动寒武纪股价大幅下跌,包括指数权重调整、前期获利盘落袋为安、短期基本面和股价脱离、市场担忧情绪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