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国产光刻设备第一股”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碁微装”,688630.SH)向“A+H”发起冲刺。
近日,港交所披露,芯碁微装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芯碁微装成立于2015年,此前已于2021年4月在A股上市。业务主要聚焦于PCB(印刷电路板)和泛半导体两大领域,产品涵盖PCB直接成像设备及自动线系统、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及自动线系统,以及相关产品的全面售后维护及支持服务。
由此,芯碁微装的经营业绩也与PCB、泛半导体市场需求及行业景气度息息相关。在全球AI算力热潮中PCB产业迎来超级周期,以及在半导体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因素推动下,芯碁微装也受益于该行情业绩得到较好增长、近期股价也连连上涨。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芯碁微装现阶段选择赴港上市可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吸引全球投资者,尤其在AI算力发展和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行业背景下,更容易获得价值重估。此外,A+H架构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若A股市场出现波动,港股能提供一定的缓冲。不过,高股价阶段上市可能面临市场对估值敏感性的挑战,需合理定价以避免破发风险。
记者注意到,随着业绩持续增长,芯碁微装也面临客户与集中度持续攀升的风险。关于公司的客户集中度为何会越来越高、是否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等相关问题,记者联系采访芯碁微装方面,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PCB直写光刻龙头H1业绩高增
芯碁微装是全球PCB直接成像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算,芯碁微装是全球最大的PCB直接成像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15%。
灼识咨询数据还显示,芯碁微装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业务覆盖PCB、IC载板、先进封装及掩膜版应用场景的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两家产品覆盖先进封装应用的公司之一,也是仅有的三家覆盖掩膜版应用的公司之一。
IPO申请文件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芯碁微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52亿元、8.29亿元、9.5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7亿元、1.79亿元、1.61亿元。营收连续三年增长,净利润则在2024年出现同比下滑。
不过,这并不影响芯碁微装2025年的发展。芯碁微装在A股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45.59%;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1.05%。这主要得益于PCB市场中高端化趋势显现,而公司依托产品稳定可靠的品质、高性价比优势以及本土化服务的便利,市场渗透率正实现快速提升。
平安证券分析师杨钟表示,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了PCB板及高端HDI产业加速升级与产量增加,与此同时,PCB产业链扩张至海外,芯碁微装加码国际化的布局取得成效。
芯碁微装披露,在报告期内,公司今年3月单月发货量突破百台创历史新高,第二季度产能处于“超载”状态。东南亚市场贡献显著,泰国子公司营收占比持续提升,越南、马来西亚订单增长强劲。
当下,芯碁微装所处的微纳直写光刻设备行业受 PCB、先进封装、IC 载板、掩膜版及新型显示等市场增长驱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PCB直接成像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6%。
对于此次港股上市募资用途,芯碁微装表示,扣除相关费用后,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五大方向:一是加强研发能力,推动直写光刻技术突破,招募顶尖研发人才并优化关键部件国内生产;二是扩大整体产能,战略性投资东南亚主要设施,推进生产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及AI 升级;三是进行战略性投资及并购,加强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四是扩大全球销售业务,发展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络;五是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记者也就公司在港股募资的具体用途中,研发、产能、并购、海外网络各占多大比例,是否有明确并购标的相关问题采访芯碁微装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前五大客户贡献近半营收
近期,半导体PCB产业链,尤其AI服务器PCB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热点,由于AI算力需求爆发、技术快速迭代以及业绩强劲增长等多重因素的推动,板块股价也有显著上涨。今年年内,芯碁微装A股股价涨幅超130%,截至2025年9月3日收盘,芯碁微装总市值约176亿元。
记者留意到,另一家PCB行业头部企业胜宏科技也在考虑港股上市计划。胜宏科技是AI服务器PCB重要供应商。据相关报道,该公司可能融资约10亿美元,目前其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值得关注的是,芯碁微装在A股股价持续上涨的同时,高管团队也加入了减持行列。
东方财富网提供的高管持股变动明细显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何少锋自5月6日至8月11日期间,实施了7次减持,总计减持24万股。按照减持均价来计算,何少锋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累计套现2536.87万元。
PCB 行业呈现寡头化趋势。头部PCB厂扩产规模大、资本开支高,一台直写光刻设备动辄千万元,订单也集中到技术成熟、服务半径短的国产龙头芯碁微装手中。芯碁微装在2025年半年报中写道:“服务头部客户是 PCB 设备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进入一家头部客户供应链需要 5—6年时间,公司持续深耕大客户策略。”
随着芯碁微装业绩持续增长,发展前景良好,但其同时也面临着客户集中度却越来越高的风险因素。
申请文件显示,客户集中方面,2024年,芯碁微装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达30.2%,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46.9%,最大客户的营业收入也从2024年的7.8%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
虽然这体现了头部客户对芯碁微装的认可,但相对集中的客户结构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大客户订单量大、合作持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深度合作可促进技术交流和产品优化,加速创新。”张新原对记者分析,高客户集中度可带来订单稳定性、收入保障和协同效应,然而也会有负面影响,包括客户依赖风险、议价能力削弱和潜在波动性。
一旦核心客户扩产节奏放缓或转向竞争对手,将直接冲击公司订单稳定性。2024年第四季度,芯碁微装就曾因某大客户订单延迟,导致当季营收环比下滑12%。
“总体而言,客户集中度高是行业高速发展期的常见现象,芯碁微装需在维持大客户关系的同时,积极拓展中小客户和多元化市场,以平衡风险并确保长期稳健增长。公司应通过创新和服务升级来增强独立性,减少过度依赖。”张新原建议。
芯碁微装也提醒道,供应链方面,公司生产依赖运动平台及组件、图形生成模块等关键原材料采购,2024 年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8.9%,若主要供应商出现供应短缺或交付延迟,可能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此外,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风险、国际贸易政策变动等因素,也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