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9月21日电(记者孙玲玲)20日,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两百余位作家、评论家、文学期刊编辑、读者代表在现场共同见证文学的力量。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等文学界、出版界嘉宾,以及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编剧、导演陈宇,演员刘敏涛等文艺界嘉宾出席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上,刘兰芳、陈彦、郝振省、刘伯根、陈宇、刘敏涛受聘为第五届百花文艺周学术顾问,并共同为第五届百花文艺周启幕。
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共有45篇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包括短篇小说奖(10篇)、中篇小说奖(10篇)、长篇小说奖(2篇)、微型小说奖(5篇)、散文奖(10篇)、科幻文学奖(3篇)、网络文学奖(3篇)、影视剧改编价值奖(2篇)。拥有四十余年历史的百花文学奖,又一次为文学的灿烂星空增添了耀眼光芒。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芙蓉》《清明》《草原》《特区文学》《野草》《海燕》等文学期刊的27位编辑获得编辑奖,30位读者获得读者奖。
颁奖典礼上,蔡崇达、肖勤、津子围等作家,编辑阿霞,以及读者赵毓文,代表各奖项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
蔡崇达表示,在时代裹挟中,人们不得不告别自己的来处,抵达未知的生活。“故乡并非仅是土地,更是每一个经过我们生命的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神源头,被沉淀为风土、习俗与理念,我们互为彼此的故乡。我通过写作,试图为这些漂泊的灵魂重建精神的故乡。希望我和这个时代这么多创作者的努力,能陪伴人重新看见、发现我们正在一同构成的故乡。”
肖勤在感言中将文学视为心灵之光,她认为写作者以文字构筑向阳之屋,正如《小说月报》封面上那一间间理想中的房间——它们不仅存在于纸页之间,更栖居于读者对世界的期待与善意之中。“这个世界深情又凉薄,浩瀚又狭小,文学或许写不尽悲喜,也或许安抚不了残缺,但她能照见自己的江河星辰,岁月花开。祝愿在这束璀璨的光里,我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花海。”
作为《小说月报》三十多年的老作家,津子围说:“感谢时代生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人间值得。《小说月报》是一座繁荣不衰的文学百花园,我将继续深入生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努力为这座百花园增添新的色彩。”
“文学是一场动人的奔赴,而编辑,正是这场奔赴中可靠的同行者。”阿霞说百花文学奖编辑奖是她编辑生涯中最看重、最珍视的荣誉,“不仅因为它来自专业的肯定,更因为它背后传递着无数读者的声音。在当下的文学评奖体系中,为文学期刊编辑设立的奖项寥寥无几。百花文学奖不光能评出好作品,还看得见幕后编辑的辛苦和价值,让我们特别感动。”她还盛赞百花文学奖对文学新力量的重视与鼓励,称这源于始终如一的真诚和对文学的尊重,“愿百花长青,文学常在”。
赵毓文是河北承德平泉县城的一位普通高中教师,此次作为读者奖获奖代表受邀到现场领奖。他充满感激地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本《小说月报》,上面选载了王润滋的《内当家》等优秀作品,读来爱不释手,那期杂志我至今珍存。自此我开始订阅《小说月报》《散文》等杂志,一读就是几十年,百花社的书刊成为我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窗口。心有百花,生活也充满了芬芳。祝愿作家们妙笔生花,写出传世之作;更祝愿百花文艺出版社越办越好,姹紫嫣红于中国文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