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释:这是一种新型洗钱手段,是指诈骗分子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通过线下取现、购买黄金或其他易变现物品,再通过跑腿、网约车、快递等方式将现金或财物直接交付给指定人员,以逃避资金监管和追查的行为。整个过程中,诈骗分子主要采用“线上诈骗+线下取钱”模式,一改过去“不见面”“不接触”的套路,直接与受害人面对面交易,从而骗取信任。
警方提示:凡是要求取出现金或者购买黄金,并通过货运、网约车、邮寄或者跑腿等方式转交给陌生人的都是诈骗洗钱手法。
名词解释:商超购物卡因其具有匿名性、流动性的特点,诈骗分子将骗来的资金兑换成购物卡以逃避资金追查,他们通常会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换为购物卡,获取其卡号和密码后,再通过黑市渠道快速折价套现,完成洗钱。
警方提示:凡是要求将资金用于购买大量购物卡,并要求提供卡号和密码的请务必提高警惕。
名词解释: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内幕消息”是诈骗分子常用的话术陷阱,指其虚构或夸大“内部消息”“独家情报”等概念,诱导受害人进行所谓“稳赚不赔”的投资或交易,最终实施诈骗的行为。
警方提示: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名词解释:“电诈工具人”是一种比喻,是对帮助电诈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相关人员的统称。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中,诈骗分子为完成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
警方提示:订购现金花束,扫码送礼品,帮助取现,出售电话卡、银行卡……你认为很平常的事情很有可能“埋雷”。面对花样百出的诱骗手法,增强自身“识骗、防骗、拒骗”能力,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名词解释:虚拟货币,也称为加密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去中心化的、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它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通常不由任何中央机构发行,主要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坊(ETH)、泰达币(USDT)等,因其特殊性,利用虚拟币“洗钱” 已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以及转移涉诈资金的手法之一。诈骗分子通常以“虚拟货币”投资理财为名搭建虚假平台诱导受害人进行投资,并以线上交易存在风险等理由,扮演“币商”上门指导受害人操作,从而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示:虚拟货币交易本身不受法律保护,所谓“高额返利”“上门兑换虚拟币投资”均为诈骗。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公安部刑侦局”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