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近日,据央行江西省分行披露,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银行”)因存在“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等多项征信业务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106万元。同时,时任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赣江新区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徐某,时任赣江新区分行客户经理周某,因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分别被处以罚款1万元。
这一纸罚单,揭开了江西银行在合规管理上的短板,也为该行近年来本就充满挑战的经营图景再添变数。
01
近三年业绩波动下滑,上半年营收净利双下滑
江西银行前身为南昌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201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江西银行,开启全省布局与战略升级。2018年,该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江西省首家上市的省级法人城商行,一度被视为地方金融改革的标杆,市场地位稳固。
截至目前,江西银行共设有22家一级分支机构,27个职能部门,232个营业网点,营业网点已实现江西省设区市全覆盖,并在广州、苏州设立两家省外分行,以及发起设立了江西省首家金融租赁公司和5家村镇银行,构建起省内核心、省外延伸的服务网络。
虽然市场地位水涨船高,但近年来,江西银行经营表现却持续承压,盈利能力波动下滑。
根据公开财报数据,江西银行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27.14亿元,同比增长14.08%,尚处增长通道;但进入2023年,营收回落至112.97亿元,同比下滑11.15%;尽管2024年小幅回升至115.59亿元,同比增长2.32%,但进入2025年上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当年营业收入仅为46.04亿元,同比下降19.91%,创下近年最大跌幅,复苏势头戛然而止。
净利润方面的波动更显著。2022年,江西银行归母净利润一度高达15.50亿元,但2023年骤降至10.36亿元,同比大降33.13%;2024年虽微增至10.57亿元,同比仅增长2.00%,改善有限;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58亿元,同比再降10.53%。
也就是说,2025年上半年,江西银行出现出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双下滑的困局。
与此同时,江西银行资产规模保持缓慢扩张,从2022年末的5155.73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5802.97亿元,三年半间增长约12.5%。但从各年度来看,仅2023年增速超过5%,整体增速较低,其中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幅仅1.16%,业务拓展动能不足。
分析江西银行业绩下滑原因,主要受净息差持续收窄和资产质量承压双重拖累。近年来,随着LPR多次下调,银行业普遍面临利息收入下降压力,而江西银行存款成本刚性较强,导致净息差由2022年的较高水平1.98%一路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40%,盈利能力被严重挤压。
而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2025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江西银行的净息差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02
房地产风险高企,消费贷三年半暴涨200%
除了经营状况暗藏隐患,江西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不够乐观。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行业周期调整,该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尤其在房地产领域暴露的风险已逐渐走向显性,成为制约该行稳健经营的核心痛点。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江西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约为3649.03亿元,较2024年末仅增长1.16%,扩张乏力。但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攀升至2.36%,较2024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远高于商业银行1.49%的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江西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从2024年末的160.05%降至154.85%,下降5.2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下行。此外,该行截至2025上半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86.17亿元,环比增加10.29亿元,其中次级类贷款增幅尤为突出,较上年末增加13.35亿元至50.57亿元,潜在风险正在加速积累。
更进一步,从不良贷款结构上看,个人贷款与房地产业已成为江西银行的风险高发区。尽管2025年上半年个人贷款余额环比下降3.51%至791.92亿元,主要受购房需求疲软影响,但个人不良贷款却逆势增长,金额达23.52亿元,环比增长18.13%;个人不良贷款率升至2.97%,较2024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凸显消费端信用风险上升趋势。
而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则更为严峻。截至2025上半年末,江西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为67.93亿元,虽较2024年末略有下降,但不良贷款率高达19.07%,较2024年末再增1.26个百分点。数字背后是持续恶化的行业基本面,2023年末该比例仅为3.29%,2024年上半年骤升至16.61%,2024年末进一步跳升至17.81%,一年内几乎翻了五倍。尽管该行在年报中强调“前瞻防控房地产风险”,但显而易见,风险处置滞后、资产分类不审慎等问题依然存在。
资本充足率层面,江西银行的水平也在逐年下滑。截至2025上半年末,江西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末减少0.29个百分点,降至9.01%;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末减少0.30个百分点,降至12.01%;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末减少0.39个百分点,降至13.08%,均低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银行的逾期贷款也在快速积聚。2025年上半年,江西银行逾期贷款余额达131.70亿元,较2024年末激增31.88亿元,环比出现两位数增幅,达32.1%。其中,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由21.43亿元增至48.37亿元,增幅超过125%;1年以上3年以内的逾期贷款也从25.32亿元增至48.19亿元,接近翻倍。短期逾期贷款的大幅增长,意味着未来不良转化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此外,监管亦已关注到该行在风险处置中的合规问题。今年4月,江西萍乡金融监管分局对江西银行处以40万元罚款,理由为“违规处置不良贷款”,暴露出该行在资产清收过程中,内控机制仍亟待完善。
上述风险也引发了评级机构的高度关注。今年7月25日,联合资信发布的江西银行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指出,江西银行在财务表现方面,“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信用风险有所暴露,需关注相应行业集中风险,信贷资产质量仍面临下行压力,净利差收窄导致盈利水平承压,未来核心资本面临一定补充压力”。
上述疑虑也在江西银行的贷款分布中得到进一步印证。现阶段,江西银行仍以公司贷款和垫款为主,近三年占比始终在60%以上。但在个人贷款和垫款领域,个人消费贷增长显著,由2022年的34.14亿元增长至2025上半年的103.61亿元。三年半时间里,增长幅度高达203.49%。
此外,在近三年半,该行个人消费贷的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个人贷款。2023年,江西银行消费类贷款余额 86.4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53.16%,同期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同比下滑10.68%,个人经营贷款 202.93 亿元增长 20.91%;2024年,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 97.0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8%,同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下降 9.07%,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长 0.41%。
03
多名高管相继落马内控缺口亟待补齐
除了业绩下滑,近年来江西银行还出现持续不断的高管落马事件,暴露了该行更深层次的治理问题。
2022年12月,江西省纪委监委发布重磅通报,江西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晓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通报称,陈晓明“政治意识淡薄,公开发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言论”,严重违背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将江西银行视为“私人领地”,搞“一言堂”,自立规矩、自行其是,大搞家族式腐败,为亲属在入职金融系统、承揽业务、获取贷款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破坏了江西省金融系统的生态和行业秩序。
2022年5月,时任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徐继红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此后,萍乡分行原行长冯亮、原南昌银行副行长黄文杰、原副行长俞健等相继被查。
在联合资信给出的2025年评级报告开文明确提到,“江西银行部分原董事及高管人员涉及违法违规情况,关联交易存在不良及逾期,公司治理及内控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江西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已累计收到监管罚单超过15张,罚款总额逾900万元,违规事由涵盖信贷管理、数据报送、不良处置等多个方面,充分暴露了在合规文化的薄弱。
面对严峻形势,江西银行自2022年起启动“合规重塑”工程。在新任董事长曾晖的主导下,该行将“重建风控体系、净化政治生态”作为核心任务,推动全面审计、制度重建与人事调整。2025年6月,江西银行顺利完成董事会换届,曾晖连任董事长,骆小林出任副董事长兼行长,管理层进入相对稳定期。新班子普遍具备更专业的金融背景和更年轻的年龄结构,有望扭转过去因高管频繁更迭导致的战略断层与执行乏力问题。
目前,新一届管理层已明确提出将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严控新增风险,并推动业务结构优化,重点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轻资本、可持续方向转型。然而,历史遗留问题的消化非一日之功,腐败案件对组织文化的侵蚀也难以短期修复。在当前宏观经济承压、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江西银行能否真正振作起来,考验着新管理层的智慧与决心,更取决于其能否建立起真正独立、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前路漫漫,重建信任,仍需时间与实绩的双重验证。
上一篇:推荐攻略!WPK俱乐部是否有挂(透视)德扑之星设置!输赢教程(有挂方法)-哔哩哔哩WPK俱乐部外挂透明挂辅助器,太坑了果然是有挂的(有挂盘点)-哔哩哔哩
下一篇:推荐攻略!wpk稳赢是否有挂(透视)德扑之星设置!输赢教程(有挂方法)-哔哩哔哩wpk稳赢外挂透明挂辅助器,太坑了果然是有挂的(有挂盘点)-哔哩哔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