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央广网沈阳10月29日消息(记者李子平)截至2024年末,辽宁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295万人。日前,辽宁省民政厅会同省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度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辽宁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2%,全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1.9%。
面对数量众多而又逐年增加的老龄人口,如何提供更多的助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辽宁省民政厅副厅长、省老龄办主任陈近介绍,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为重点,辽宁扎实推进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目前全省养老机构发展到2421个,床位21.22万张;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1.4万个,老年人得到了更加方便的助餐、助洁、助行、助浴等服务。
“数字夕阳红”图景正在绘就
创新助老服务模式,辽宁正在绘就“数字夕阳红”新图景。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研究员姜岩介绍,辽宁正在打造“养老 科技”业态融合发展应用示范,带动全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推出智能看家、全屋陪伴等数字化产品,可以提供“跌倒看护”“自动求助”等智能服务,形成了“终端 云存 AI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
“我们正在以数字化技术构造一个‘城市养老操作系统’。”东软集团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姚勇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可以精准地把一个城市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数字化:一侧通过多维度数据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另一侧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打通医疗、社保、养老服务等多领域数据,形成城市养老“数据地图”。
“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资源配置,让社区养老中心、护理机构等实现高效协同,并保证在平台上进行供需的精准兑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获得质量。”姚勇说,这个平台实现了从“政务工具”到“城市操作系统”的跃迁,覆盖居家服务、医护到家、焕新商城、老年大学等30类核心养老场景,汇聚全国及沈阳本地700多家养老服务商。
长期护理保险“十五五”全覆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失能、半失能群体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日益突出。辽宁省医保局副局长田大巍告诉记者,目前省医保局正在会同财政、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研究制定辽宁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全力做好制度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推进步骤上,辽宁拟采取“先职工、后居民”的方式,先从参加职工医保的就业群体起步,逐步将未就业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分步分批推进改革。2026年,省本级、沈阳市率先在就业群体中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到2028年,长护险将覆盖省域内全部就业群体,并支持有条件的市适时将未就业城乡居民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力争在“十五五”末期实现人群全覆盖。
减轻照护负担,缓解养老焦虑,辽宁已有城市开始行动。记者从沈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作为全国四个市级试点之一,沈阳已率先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三个方面。涵盖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服务,也包括机构的长期服务和短期服务,额度最高为800元。
大力增加供给 银发经济日趋深化
近期,随着北方多地气温骤降,不少银发一族纷纷选择提前开启秋冬旅居,踏上“向南避寒”、康养疗愈的旅途。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后,来自北京、沈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避寒游预订量显著攀升。
近日,国铁沈阳局开行今年首趟昆明方向银发旅游专列。“往年就有旅客提出想去云南暖秋避寒,今年我们根据这些需求建议,特别设计了相关线路。后续还将根据季节变化,陆续开行至海南、广西等方向的银发专列,持续完善覆盖全国的特色旅游线路体系。”沈阳铁道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发人口和老年人口规模巨大,铺就了发展银发经济的人口基础和潜在市场基础,他们的衣、食、住、行、用、康、医、养、文、旅、服等各领域的老龄需求和备老需求日益旺盛。
今年,《辽宁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出台,辽宁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制发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养老金融、提振消费、家装厨卫“焕新”等一揽子政策。当前,辽宁正在加快推进老年用品产业提质升级,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郑岩介绍,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突破智慧康养云等5大系列22类创新产品,打造行业“排头兵”;一方面引导中型企业围绕健康监测、康复辅具等细分领域,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成为“单项冠军”;同时鼓励中小微企业在配套领域做精做深,成为“配套专家”。
姜岩表示,目前养老服务市场化运作相对滞后,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养老服务尚显不足。应当继续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产业,推动医养、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促进涉老消费品工业发展,提升老年消费品供给能力。
面对数量众多而又逐年增加的老龄人口,如何提供更多的助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