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現場。人民網記者 任峰濤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喬雪峰)11月18日,人民網以“數智深融 共啟新程”為主題,在廣州市南沙區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平行論壇——2025數字經濟大會。
在數字中國建設從“夯基壘台”邁向“積厚成勢”的關鍵階段,人工智能作為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變量,正推動產業變革從“技術輔助”向“產業重構”深度轉型。
2025數字經濟大會期間,一場以該主題為核心的圓桌對話如期舉行,北京凱視達科技聯席董事長陳偉擔任主持人。
“我們產業的轉折點,在於找到技術與用戶場景的契合點。”視源股份商用顯示BG產品管理平台副總裁王玉龍在圓桌對話環節表示,可以通過技術的手段,把屏幕的顯示、遠程的協作、書寫等形式結合起來,把原先分散成各個產品解決的問題集成一體化解決的方案提供給客戶,實現從“單一顯示”到“全場景協作”的重構,大幅提升客戶在會議中的效率。
北京航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亮則表示,電傳飛控技術的出現是航空業重構的核心轉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飛機依賴物理按鍵操控,電傳飛控技術通過電信號替代機械連接,讓地面數字鏈路操控飛機成為可能,直接催生了無人機產業。航景創新憑借全自研的重載無人直升機技術,實現了從“傳統航空制造”到“低空經濟核心裝備供應商”的跨越。
河南豫資開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東浩認為,算力爆發與數據價值釋放已邁入“知識驅動”的新階段。面對數據孤島和安全合規的雙重挑戰,我們作為專注於政務、金融等高安全需求領域的AI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依托“安全可信、垂直深耕、全棧可控”的AI能力體系,致力於構建一個集知識智能管理與精准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AI知識中台。通過私有化國產算力底座的支撐,實現跨源數據的安全匯聚與智能治理,推動業務模式從“人找知識”轉變為“知識找人”,進而形成高效的業務閉環。
廣東省橫琴粵新鏈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汪千皓表示,AI決策引擎的出現重構了產業出海模式。AI的出現改變了企業原先一些經驗主義的認知,通過數據去分析,通過AI來輔助企業作出決策,讓技術從“外貿輔助工具”升級為“市場決策核心”。
從工具應用到生態重構,企業在技術選型、資源投入、組織架構等方面遭遇多重挑戰,與會嘉賓們分享了各自的突圍之道。王玉龍表示,思維模式轉變是首要挑戰,企業需從“單點產品研發”轉向“生態化技術框架”建設。
史東浩認為,政府與國企客戶對數據安全、技術可信的高要求是核心挑戰,通過數據中台打通部門孤島,提供持續迭代的生態化服務,而非一次性交付。
陳亮表示,以重載無人直升機平台為核心,公司聯動電網、物流、救援、通信等應用方,整合各方資源優勢,推動技術在多場景的規模化落地,構建“飛行平台+行業應用”的生態模式。
汪千皓提出,傳統制造業老板“買錘子”式的工具化思維,已無法適配海外市場“一體化作戰”需求。通過開放生態合作,在每個品類精選一家大灣區“小巨人”企業,形成協同合力,共同攻堅海外大型項目,以生態化模式突破海外市場壁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人民網服務郵箱:kf@people.c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636舉報郵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京ICP備12004265號-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23]4961-141號|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121號|京ICP証000006號|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