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产出42项“看得见摸得着”的重大创新成果,未来五年,将深入实施科创引领战略,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冯艳飞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迈出坚实步伐。目前,全省已构建起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54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院士总数达到93人,技能人才1121万人。42把科技“尖刀”出鞘,在电磁发射、超高层闪存芯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合物半导体、生物育种、医工交叉等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当前,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9.7%,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年均超过30%,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冯艳飞表示,未来五年,我省将着力从增强原始创新策源功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四个方面发力。他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企业,我省将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及差异化精准支持体系,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我省将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体系,建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场景创新、企业孵化等平台,培育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于2022年获批建设,成为国家在中部地区布局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旨在打造“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冯艳飞表示,“十五五”期间,武汉将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