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格的方法:
1、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契机,比如看到新闻里播出助人为乐的事件,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发掘这些“助人”事件背后蕴含的意义,鼓励孩子学习“助人为乐”方法,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
2、对小学生来说,能提供给别人的帮助可能很有限,也许是坐车的时候给老人、孕妇或者残疾人让座,但即便这样的小事,也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助人”是一种美德,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要教育孩子“助人”不分大小,教孩子从让座这样的小事做起,因为再小的事对别人也是一种帮助。
“助人为乐”与以下的品格息息相关:
1、“助人为乐”要有仁心。
“助人为乐”与仁德息息相关,也就是要有“仁人之心”。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这四种善端教人要有恻隐之心,也就是做人要有“仁人之心”。
2、“助人为乐”要有爱心。
威廉·麦金莱是美国第25任总统,在他选择驻英国大使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心仪人选,但一次公交车上的意外事件却改变了他的主意。原来这个候选人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假装睡觉,没有给一位刚刚上车的老妇人让座。麦金莱因此将驻英国大使的职位给了其他人,他说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人缺乏爱心。所以做人应该有爱心。
3、“助人为乐”还要有善心。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因为声名远播,所以他从不随便替人写字。然而有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位卖竹扇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靠卖竹扇的钱换米吃,可是卖竹扇的人很多,老奶奶的竹扇卖的并不好,于是王羲之就在老奶奶的竹扇上写书法,帮着老奶奶卖竹扇,很快老奶奶的竹扇便销售一空,王羲之的做法正体现了自己的善心。
上一篇:象在傣族有哪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