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这句话出自《列子·汤问》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原文是: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这段话表达了愚公的妻子对愚公移山行动的质疑。她担心愚公的力量不足以移走魁父那样的小山丘,更担心这么多的土石不知如何处理。然而,愚公并未被这些问题所困扰,他决定把土石扔到渤海的尾端,隐土的北边。这段对话体现了愚公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也不退缩。
同时,这段话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愚公移山行动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传递了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