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同“无心之失重于有心之过”的观点。
1、从理论上说,无心之失,只是失误,但是无心之失也是错的,虽然性质上比有心之过更应该被原谅,但是如果真的准备好而且有心,就不会发生无心之失,但是,不管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之过,如果诚心悔过,都应该被原谅。
2、「自求其过,则时时反己,无暇责人矣」,自己一天到晚就是反省、检点、忏悔、改过,时间都不够用,哪有闲工夫去责备他人?底下又说,「人有有心之过,有无心之过。无心之过易恕,有心之过难容。然学者有志容人,偏要从彼有心处容起。有心者尚容,况无心乎?」这个有心之过和无心之过程度不一样,就像《弟子规》上讲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有心犯过的,故意的,这种就是恶,恶劣,无心犯的过失也是有错。
3、但是我们要容人之过,不管有心、无心,无心的过当然这容易包容,你能理解,他不是故意的,这容易理解,容易宽恕,有心之过就难容,他要是有心给你造的,故意刁难,你可能马上就跟他对立,你不肯包容他,那就是你不能进步。所以学者有志容人,你真正有这个志气学习圣贤,从哪里学起?容人之过学起。
4、容人从哪儿容起?偏要从有心处容起,就是别人故意来刁难你、毁谤你、陷害你、障碍你,你要能包容,这就是佛家讲的忍辱。有心者尚容,他有心来刁难你,来陷害你的,你都能包容,况无心乎?无心来障碍你的,不是故意的,那你当然也能包容!所以修行要从难处下手,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样提升就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