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高产技术
马铃薯种植高产技术
马铃薯播前实行困种催芽可促进提早出苗,充分利用生育期获得高产。困种方法是在播前15—20天,将种薯出窖,在室内堆积,堆不宜太大,堆温保持在15℃,这样播种时即可使马铃薯通过休眠,块茎上的芽萌发,催芽方法是播前30—45天,把种薯出窖后放在向阳背风的地方,铺成大约2—3个薯的厚度,使之在阳光照射发芽。发芽过程中,早熟需要覆盖保温以免冻伤。当块茎发绿,芽长到1厘米长时,进行切块播种,催芽温度控制在15℃左右,
最高不得超过18℃。
切块:播种前切块,一般要求单块重量半两左右。小个种薯竖切,每个切块都带上顶部壮芽;大个种薯切块时,尾部芽由于其发苗后生长势弱产量低一般淘汰不用,然后按芽眼顺序向顶部切块,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切到坏薯要严格淘汰,并用75%的酒精消毒刀面,否则传染病菌。切完的马铃薯块放到背阴的地方,放一天再载。
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