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有深厚文化底蕴
鸡血石的发现是在明代初叶。那天,浙西昌化的一位樵夫在玉岩山上砍柴后十分劳累,便顺势坐在大树根上。突然,他眼前一亮,原来他见到了一块露出地表的山石,这山石莹润可人,色如鲜艳的鸡血,美丽极了。樵夫惊艳于这块美丽的石头,他忘了时间、饥渴和劳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晚霞已经染红了山崖,他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用斧子将石头琢下了一大块。一担薪柴已经很重,现在加了块大石头,樵夫反而不觉重,平安地回到了家中。
据说,从此这种美艳的石头开始陆续被村民带下玉岩山,又偶然被文人墨客发现,成了他们案头之物,有的还被磨成方形,刻成石章。还据说,带这种石头下山的人们,都能平平安安回到村中,无疑这是一种吉祥的石头。年复一年之后,这种被樵夫偶然发现,又被文人使用的石头终于有了一个好听而形象的名字——鸡血石。鸡血石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乾隆以后得到广泛珍视
亿万年前,地壳变化,火山爆发,朱砂和地开石,高岭石,叶腊石偶然结合在了一起,终于形成了美艳的鸡血石。鸡血石在大山里躺了无数年,在明代结束后躲在深山不为人知,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得到广泛珍视。十八世纪下半叶,乾隆游江南到了临安,天目山一寺院主持献极品鸡血石一方,乾隆十分喜欢,龙颜大悦,赏赐之后,即命篆刻高手刻上“乾隆之宝”四字。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珍宝馆内见到此方宝物。皇帝的示范作用是很大的,优质的鸡血石从那时起得到了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普遍珍爱。在那时,也包括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鸡血石主要用途是磨成方料刻章。真正疯狂起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短短的二三十年中,人们将玉岩山挖得千疮百孔,鸡血石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现在浙西的玉岩山中,这种珍贵的石头几近绝迹,我们的子孙后代已不大可能在自然界再见到这种物件。
上一篇:儿童学舞蹈好吗
下一篇:看英文书对英语学习有好处么?